陳智思|文化藝術是大灣區的寶藏,也是年輕人的未來

撰文:陳智思
出版:更新:

陳智思專欄

世界四大灣區,各有特色。舊金山灣區以科技聞名,紐約灣區以金融稱雄,東京灣區以高端產業領先,而粵港澳大灣區則兼備上述金融、科技創新、和高端產業的綜合實力而成為四大灣區中的後起之秀。大灣區在邁向全球的高歌挺進之中,全球關注較小而發展潛力驚人的,是大灣區的文化藝術寶藏。

文化藝術是寶藏,因為是全人類的追尋。小孩子不論膚色、不論國籍,大多都曾經拿著筆或小樹枝在地上、牆上、甚至沙灘上畫出一個圓圈,然後笑著對父母說:這是太陽。父母望著圓圈,感受到的是最溫馨的陽光。我們在小時候都當過小畫家、小敲擊樂家、小歌唱家、小舞蹈家。

長大後,有人追求財富,有人追尋權力,有人追趕事業,有人追隨宗教信仰,但其實內心深處同時都在追尋文化藝術,以滿足心靈上的富足。

香港三個第一:人文資源、經濟貢獻、政策支持

香港文化藝術資源豐富,主要來自三個泉源。其一是內部自生的資源;另一是來自外部的資源,第三便是本土自生和外來資源經過融合和碰撞而結合出的新資源。香港這三項資源,都得天獨厚。

香港文化藝術的內部資源,源於浩瀚無涯的中華文化藝術,然後添加了區域性的嶺南文化和香港人憑藉自己聰明才智而產生的本土文化。香港因為獨特的歷史,和得天獨厚的地理,成為外來文化和藝術的聚寶盆,是全國外來文化藝術資源最豐盛的都會。然後經過長時間的交融創新和文明互鑒,讓香港成為中西文化匯萃、中外文明交流的國際樞紐。

團結香港基金連同大新銀行最近公布的大灣區行業發展指數,顯示在文化體育及旅遊方面,香港綜合得分是大灣區內最高;而在人文資源、經濟貢獻和政策支持三個維度上香港位居第一。其中「人文資源」,就是人才和文化藝術的綜合資源。

香港是中西文化匯萃和交流的中心,但香港彈丸之地,市場規模較小,某程度上約制了文化藝術的規模化和產業化的發展。缺乏產業化的發展,令文化藝術要倚靠公帑的補貼,和熱心人士的贊助。但文化藝術既然是人類的天然追尋,自然有一定的市場,有成功產業化的條件。

西九文化區的M+博物館開館三年,錄得逾720萬人次入場,是全球參觀人數最多的20間博物館之一,亦位居亞洲第二位。(資料圖片 / 李澤彤攝)

西九加速生態形成 年輕人更多機會投身

世界四大灣區中,粵港澳大灣區人口最高,人均GDP最低,這實屬自然,因為我們仍然是在起跑階段。隨着大灣區的急速發展,帶動物質生活的不斷提升,對文化藝術產品的渴求亦會持續增加。

以故宮文化寶藏為例,北有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南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吸引的不單是全國而且是全球的遊客;香港的故宮博物館如果能與大灣區的文化資源融合發展,優勢互補,不只吸引本地人士參觀,更可以吸引大灣區和西方遊客,成為區域性的文化旅遊亮點。而當參觀人數增加,就可以變得更具規模,資源自然會增加,有了自生的足夠資源,便能投放於產品和服務的提升,推動進一步的規模化和產能化發展。

文化藝術亦是對青年人特別友善的寶藏。我們經常說香港和大灣區的年輕人缺乏向上流動機會。因為科技發展、高端製造業發展、和各類專業發展,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經驗累積,才可以成為專家。但文化藝術講求創意,年輕人不受傳統的束縛,正是創意無窮,可以自成一家。

最重要的是,西九文化區的落成加速了香港文化藝術生態系統的形成。隨著文化區內多個博物館及文化設施等硬件完成開幕,不只帶動文化藝術活動及交流,更剌激了市場對相關人才的需求。說到底,軟件包括藝術家、策展人、舞台設計師、燈光師、音樂家、舞蹈員等眾多相關人才,更為重要。而年輕人正好因此有更多機會投身藝術及相關的行業。

本港文化藝術資源得天獨厚,香港青年藝術家兼容中西南北,就像大灣區每一個城市都有其本土文化藝術的色彩,生機勃勃,趣味盎然。文化藝術是高質生產力的引擎,是不少年輕人的未來,是大灣區的寶藏,我們豈能不大量投資,深入挖掘?

作者陳智思是團結香港基金主席。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