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頴灝|續航鄧小平首發的「復興號」

撰文:黃頴灝
出版:更新:

黃頴灝專欄

1978年中國經濟困難,無論在科技和工業都處於世界落後狀態。鄧小平第三次復出後,在1978年10月訪問日本乘坐新幹線。當時日本新幹線的科技是首屈一指的,在車上有日本記者訪問鄧小平有什麼感覺,他就說了一句「就感覺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們現在正合適坐上這樣的列車」。

1978年中國人均GDP為200美元,中國GDP為3679億元。中國經過幾十年後的改革開放發展後,2023年中國人均GDP為1.27萬美元,2023年GDP為1,260,582億元,居全球第二位。現在看來,鄧小平當時說的一句話是多麼的睿智及意義高深,而且是說得出做得到。鄧小平當年是把中國放上一個民眾復興的高速列車,中國人就坐上真正的「復興號」,開始了四十年的改革開放。

中國現綠色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的優勢

有了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成就及底氣,中國今天再踏上新征途及新成果。經濟學人智庫(EIU)高級分析師奧克森福德(Matthew Oxenford)近年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中國在許多領域(尤其是太陽能、風能和電池技術)的領先地位,至少在未來十年裡,仍將是推動綠色轉型的關鍵技術供應商。中國一直主導著許多這些技術的供應鏈,因此具有規模經濟的優勢。

綠色製造業比例極大地集中在中國。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中國佔全球電動汽車電池產量的75%以上,並主導著從採礦到加工以及製造的整個下游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此外,中國還佔據全球太陽能光伏組件製造能力的60%以上,是世界上主要風能組件的最大製造中心。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突破900萬輛,連續九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成為推動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的重要力量。

工業革命的機遇

開端於18世紀50年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蒸汽機的發明和運用為代表,接著在19世紀70年代開始了以電氣化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其後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了以電腦資訊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100多年間這些國家引領了第二次、第三次工業革命,人均GDP增長速度翻了一番。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石墨烯、基因工程、虛擬現實、量子資訊技術、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爲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遇,讓新質生產力不斷湧現。國家在綠色能源及新能源汽車已在世界上處於領先的地位,第四次工業革命,即數字化時代的來臨,正顛覆傳統的生產和經濟模式。

中國在這場變革中表現出顯著的優勢,筆者舉出幾個個人的觀察。首先,中國擁有龐大且多樣化的市場,13多億人口及快速增長的中產階級為新技術和創新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實驗,鄧小平在改革開放給中國的市場優勢,令到很多別國的供應商很難離開中國市場。第二是體制上的優勢,即舉國體制,我們能夠齊心合力去協同研發新科技,13億人口上的比例令到我們能有聰明出色的科學人材團隊,可以集中致力於科學研發,能在短時間達成關鍵科技突破。第三是完善的供應鏈及基礎設施,例如一件生產品,由供應到組裝都可以在中國完成,配上良好的物流電力供應等。這使得中國的企業可以迅速測試和優化新產品,並大規模推廣應用,令到國家成為全世界的製造大國,這就是改革開放種下的成果。

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遇,讓新質生產力不斷湧現,關係到兩個大局的統籌。第一個大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域,第二個大局是中國正面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所帶來的各種風高浪急,甚至是驚濤駭浪的考驗,各種外部打壓隨時加速出現。

雖然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之前的鋼鐵、造船、電腦、資訊技術等不少產業中國已處於世界領先,但是,光刻機、基礎晶片相對落後,面臨被「脫鉤斷鏈」,威脅到國家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一些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我們需要發展更好,國家才會繼改革開放後再走上民族復興的征程。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上,中國需要領先於或與西方發達國家並駕齊驅才能避免被「卡脖子」的被動局面的不斷出現。

2023年9月7日,上海南京路步行街華為旗艦店,大批顧客前來體驗華為Mate 60系列新款手機。(VCG)

「卡脖子」只一時,不會一世

近年因中國的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崛起,以致本來主導的國家感受到威脅,因此採用不少手段來中國「卡脖子」。近年指控中國技術中有監聽的安全風,因而圍堵中國科技公司。最經典的是在2018年拘禁華為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孟晚舟,限制銷售芯片給華為,以圖令到華為未能生產到5G手機及相關設備。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2023年8月尾結束其四天訪華之行的前一天,華為公司為她送上踐行大禮,推出首款擁有衛星通話功又能搭載「7納米」媲美5G晶片的新機Mate 60 Pro。自特朗普政府對華實施高科技制裁,尤其對華為的打壓,甚至把孟晚舟拘留,雷蒙多在訪華前曾公開稱美國絕不允許中國的華為公司繼續發展自己的高科技產業線,對華為公司升級高科技時將採取行動,包括商業制裁。美國也要求其盟友國家停止使用華為技術裝置,並以共同圍堵中國高科技發展為目標。

仁華為在半導體技術自給化以及設計工具方面,都已取得了突破,再經由進一步改造,「7納米」的晶片實現自研產製。中國實現高端晶片自產化、去美化,一來對於晶片的需求壓力可能得到較大的緩解,二來一條新的半導體產業發展路線正在逐漸顯現出其輪廓,可見國家已開始逐步走向脱離了對國際芯片供應的依賴,也在科技圍堵上鑽出了一個缺口。

美國就以一直說國家的科技發展是有監聽成份,以網絡保安風險為借口打壓,但回想幾年前的事態發展,不難理解美國的強詞奪理。2013年,美國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揭發美國大規模監控計劃的機密資料,包括長時間監聽盟國德國領導人的手提電話對話,在國際上引發軒然大波。當時美國政府曾經承諾停止有關行為,可是2023年4月美媒再爆出外洩的美軍涉密文件,美國繼續通過竊聽等手段獲得的情報,意味着美國政府正在監控自己的盟友,這正是自相矛盾,賊喊捉賊。

2023年8月30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中國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 (REUTERS)

舉國體制的優勢及自力更生的決心

1950年12月,美聯社播出一條重要新聞,「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表示,美國正積極考慮使用原子彈來對付中國共產黨人」。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美國不斷揮動核大棒恐嚇中國,讓毛澤東意識到,要反對核武器,就得自己先擁有核武器。而原子彈卻是當時一流強國壟斷的「高端技術」。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四大國共同築牢的技術壁壘下,小國想要獨立發展原子彈,打破大國的封鎖,簡直是天方夜譚。即使當時是同一陣型的蘇聯口頭是答應援助中國,但在1960年時中蘇關係交惡,蘇聯決定停止向中國提供相關技術,蘇聯專家也被撤回國,一天內把所有設備、模型、圖紙全拿走,蘇聯原子彈研製的援助完全停止。

當時的第一世界大國只有是美蘇,六十年代的中國只是第三世界的落後標準,但開國元勛陳毅元帥在一次政治局會議上說:「中國人就是把褲子當了,也要把原子彈搞出來!」。四年後的1986年10月16日,我國原子彈最後在大西北的戈壁進行試爆,那朵承載了多少人心血和汗水的蘑菇雲在大漠裡升起,中國自行研發及原料提供的原子彈就誕生了。

國家安全和外部壓力的發展決心

1993年7月7日,「銀河號」從天津新港出發,預計抵達杜拜港卸貨。美國稱握有確鑿證據,指責「銀河號」貨輪載有可以製造化學武器的原材料,其間美國派出兩艘軍艦、五架直升飛機對銀河號跟蹤監視,並在銀河號進入波斯灣之前,於公海上截停銀河號,要求其接受軍艦於公海對商船之檢查權。美國官員要求中國政府立即採取措施,制止這一出口行為,並威脅要制裁中國。美國最終同意由協力廠商進行檢查,並最終同意「銀河號」前行進入沙特領海由第三方國家檢查。8月28日,以沙特人員的名義美方人員跟隨,最後一個貨箱被檢查完畢,沒有發現任何化學武器,三方簽訂檢查報告,共同確認銀河輪沒有運載美方所稱的製造化學武器的原材料。

美國在銀河號事件中局部關閉了銀河號所在海區的GPS導航服務來迫使銀河號停駛,是典型國家安全的「卡脖子」案例,令到中國在90年代認定要發展自己的GPS即北斗導航系統。經過多年發展,北斗現在已形成完整產業鏈,北斗基礎產品已實現自主可控,國產北斗晶片、模組等關鍵技術全面突破。截至 2019 年底,國產北斗導航型晶片、模組等基礎產品銷量已突破1億片,國產高精度板卡和天線銷量分別佔中國市場30%和90%的份額。在國防安全方面,北斗衞星的軍用訊號基本已經全球覆蓋,並且可讓解放軍的多彈頭洲際導彈接收訊號。

百年機遇民族復興的列車高速續航

中國是一直是自力更生發展,堅決維護國家安全,由最初原子彈威脅﹑被關閉GPS要脅中國商船、芯片斷供壓制中國科技發展等,都是因應國家發展需要及外部壓力而發展出來的舉國體制決心。中國在上世紀坐上由鄧小平首發的改革開放「復興號」火車後,有了改革開放的底氣,現在由習近平主席領導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續航的中國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復興號」,繼續引領中國在新時代下進行第四次工業革命突破,由全球綠色能源發展導致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科技突破等國家發展芯片技術,全為中華民族復興創下百年機遇。

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的詩詞中有「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意思是歷史的大潮活浩蕩東去,勢不可擋,即使有幾座擋路的青山,需要拐上幾個彎,但是直奔東海的大勢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的。上世紀的二戰時的外敵入侵、冷戰思維的圍堵及經濟封鎖下,新中國在第一個百年先是民族獨立,後建成了國防科技及改革開放的經濟奇蹟,21世紀在西方科技圍堵下,在全國努力下,第二個百年高科技發展勢頭,也是任何圍堵力量也阻擋不了的。

作者黃頴灝是元朗區議員、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內務及地區事務)、環保公司董事。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