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海明察|香港有無可能出現「家超經濟學」?
梁海明專欄|寰海明察
香港特區政府和各界人士正苦尋經濟發展良方,亟需新的思維方式來拼經濟,其中之一是更多使用行政引導經濟發展的手段。雖然此舉或招致將「小政府、大市場」奉為圭臬的新自由主義人士和輿論的猛烈批評,但我們不妨參考一下外地發展經濟的做法。
與新自由主義人士「只要緣份到了,經濟自然會好轉」的「佛系」思維不一樣,近年經濟遭受新冠疫情、俄烏衝突等多層重創之後,逼迫歐美國家政府紛紛轉向加大對經濟干預的力度,這種通過行政引導來加強對經濟的干預也已成為了趨勢,無論是政府出台行政命令加強對工業未來發展的指導,還是提高對外資審查力度以保護本國產業,都體現出這一趨勢。
以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為例,德國政府近年提出自二戰以來的首個國家經濟戰略《國家工業戰略2030》。該戰略的一大基調,是政府在工業發展和產業變革中的角色將會加強,戰略明確提出政府將通過行政手段扶持大企業的發展,幫助企業擴大規模,而且對國民經濟越重要的行業,政府的行政參與將越多。特別是在電池技術、平台經濟、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此類既對未來產業格局十分關鍵,同時德國又比較薄弱的行業,德國政府不排除效仿50年前創立空中巴士的模式,參與組建行業巨頭。
該戰略還以中國制造為例,認為在產業政策方面一個特別成功的國家就是中國,中國政府將積極主動的國家政策與市場經濟原則有機結合起來,如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到目前為止已證明是非常成功的。
由此可見,德國政府已對新自由主義的理論教條產生信任危機,與新自由主義所鼓吹和推行的國有企業私有化、價格和利率市場化等的理論觀點、政策主張逐漸背離。
和德國政府相似,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政府近年來也越來越「大政府、小市場」,通過更多的行政引導手段來促經濟、穩就業和推動制造業發展。
例如,美國商務部早已成立美國勞動力政策咨詢委員會,和美國工人全國委員會一同制定、實施相關政策改善美國勞動力,以更好地迎接21世紀的挑戰。美國政府此舉,是由於隨著高科技產業的日益發展,自動化的興起和AI取代更多就業機會,目的是幫助彌合美國工人在現代經濟中日益擴大的技能鴻溝,使美國工人跟上技術進步的步伐。
又如美國拜登總統於2021年11月已將美國《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IIJA)簽署成法。這項跨黨派的立法為州和聯邦機構提供了高達1.2萬億美元的資金,用於翻新道路和橋樑、改善飲用水和互聯網連接,以及增加清潔能源項目的數量。而且,這些投資項目要求基建項目購買美國產原材料,這種希望用「美國鐵」、「美國鋼」、「美國工人」等的行政命令,無疑是要求政府承包商採購美國制造的原料和產品,雇傭更多美國工人,以響應政府致力於推動美國制造業發展、在美國本土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的目標。
拜登政府的相關做法,無疑是受傳統供給學派的影響,而非受新自由經濟主義的影響。這是因為美國經濟增長有陷入長期停滯的風險,拜登上任之後,即通過一系列地行政命令推動基建、經濟改革等措施,希望以此重振製造業,提升美國企業競爭力,促進經濟增長。
外界將拜登治下的「大政府」稱為「拜登經濟學」(Bidenomics)。從正面角度來看,對於拜登而言,抓住提振經濟增長、穩定工人就業的主線就等於抓住了美國的主要矛盾,抓住美國的主要矛盾也就等於抓住了選票,以此冀望可順利連任。
必須承認,在經濟學界,究竟是「小政府,大市場」較好,還是「大政府、小市場」更優,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和國家干預主義經濟學家一直紛爭不斷,至今尚無定論。但筆者認為,對於更關心「民間疾苦」的政府而言,推動產業調整和發展、促進就業和經濟向前,以及防止出現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無疑是其最高責任。尤其是在面對「市場不能」、「市場自潰」的情況,政府若還「佛系」地等待「市場調整」,很有可能將導致危機的出現乃至惡化。
事實證明,中國成功晉身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離不開中國政府對產業、經濟發展的引導。而近幾年來不管是德國,還是美國政府,他們在調整產業結構、經濟增長出現困境或者市場有較大波動的時期,果斷發揮政府強制性引導經濟的行政職能,以遏制結構調整、經濟危機、市場巨幅波動給民眾、社會帶來的損害,這種做法也已超脫了到底「市場」多一點,還是「市長」多一點的教條主義,而是更加以民為本,以社會為依歸。
對此,在上述國家的成功示範下,香港特區政府未來不妨也考慮如何進一步採取行政引導方式,以此促進經濟發展、改善民生。
作者梁海明是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