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樽保健品|5年5000宗投訴 《商品說明條例》未夠保障長者
年過七旬的陳婆婆(化名)接受《香港01》訪問,指美容保健公司多年來硬銷,又指需購物延續寄存貨品服務,以致購入逾千樽不需要的保健品。
隨香港社會漸趨高齡化,陳婆婆的例子或只是冰山一角,消委會於過去五年,共接獲近5,000宗長者消費投訴,當中涉及「美容服務」及「醫藥及健康設備」相關的投訴亦有上升趨勢。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認為,《商品說明條例》修訂至今已逾十年,是時候檢討。她又指,政府應加強保障長者,為他們建立友善的環境,商界、非政府機構等團體亦需就此合作。
社會高齡化 長者消費投訴呈上升趨勢
香港社會漸趨高齡化,據統計處發表的數據,至2022年底,香港有逾156.6萬名65歲或以上的長者,佔全港人口21.3%。
2018年至今年3月,消委會共接獲4860宗65歲或以上長者的消費投訴,當中2021年及2022年的投訴數字有輕微上升趨勢。
近5000宗的投訴中,最多與「電訊服務」有關,共有1138宗,其次分別是「電器用品」、「旅遊事務」和「家俬」相關的投訴,「醫療服務」投訴則排第五,共有163宗。涉及「美容服務」及「醫藥及健康設備」相關的投訴亦有上升趨勢,分別錄得135宗及134宗。
價格爭拗最多
消委會在過去五年收到的長者投訴中,逾兩成的投訴與「價格/收費爭拗」有關,而涉及「銷售手法」的則有460宗。
消委會指,投訴人的年齡組別屬自願提供的資料,投訴數字統計只能計算有提供相關資料的個案。
江玉歡:是時候檢討商品說明條例
《2012年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修訂)條例》擴展了原有法例涵蓋的範圍,新增六項有關不良營商手法的罪行。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認為,條例修訂至今已逾十年,是時候檢討。
江玉歡舉例指,現行的條例下,商戶的免責辯護或太寬闊,對消費者保障不夠大:「商戶可辯稱消費者接受就無問題,但消費者有可能是在不情願的情況下,接受額外的貨物或條件。」她又指如要修訂條例,亦應考慮針對金額較大、時期較長的合約,設七天冷靜期。
消委會曾建議政府帶頭設長者友善消費環境
消委會於2018年亦曾發表「風險與機遇 ─ 共建長者友善消費環境的研究」報告,除分析長者的消費模式、脆弱點外,亦研究了各國的經驗,如歐盟為脆弱消費者提供法律保障時會考慮其年齡,日本法例亦賦予消費者取消購買過量產品的合約。
報告指出,香港要構建一個長者友善消費環境,須在政府領導下集合各方的力量才能達成,亦為港府及商界提出多項建議。
據2021年的立法會文件,政府2010年曾委託香港大學進行一項研究,探討香港銀髮市場的發展。不過,之後並未見太多有關建構長者友善消費環境的討論。
江玉歡亦認為,政府有需要加強保障年長消費者,同時與商界、非政府機構等團體合作,建立長者友善消費環境,及為提長者消費資訊。她又指,不少長者遇事不敢與親友傾訴,認為家人應多留意長者有否異狀。
去年設長者專線電話
消委會於2021年3月推出「智齡消費教育大使計劃」,為50至64歲的準退休或已退休人士提供消費者教育的培訓,於社區為長者主持消費權益講座,協助長者提升自我保護能力,加強長者的人際網絡支援,至今已向90多人提供基本培訓。
消委會又指,於2022年初推出「智齡消委會熱線」(即長者專線 2110 2288),為年長消費者提供友善而直接的客戶服務,接受投訴和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