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府港澳資產調查 澳門國父紀念館及港產均由台官員私人代持
台灣傳媒上月報道,因台灣駐澳門人員簽證將到期,拒絕簽署一中承諾書,預計簽證無法續期,將無人派駐澳門,影響台灣政府擁有的「澳門國父紀念館」被沒收,計劃「出售」至私人名下。
《香港01》透過澳門、新加坡和香港查冊,發現台灣政府擁有的港澳資產,包括澳門國父紀念館、香港的浸大荃灣校園及尖沙咀物業,均以公司名義持有,股東或董事均為台灣政府官員,而非像美國政府在港資產那樣,由政府或領事館名義持股。
陸委會表示,台灣政府在港澳資產,皆依當地及台灣法令持有及使用,會妥適處理並盡力確保財產安全。
最後駐澳官員簽證本月底到期
台灣傳媒9月13日報道,台灣駐澳門的官方機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剩下三位官員,最後一人簽證將於10月30日到期,台方研判若官員不簽署「一中承諾書」,將不獲續發簽證。報道稱,若無正式人員派駐澳門,屬於台灣政府資產的「澳門國父紀念館」可能或被沒收,因此計劃「出售處置」。
星港澳查冊 官員私人代持
《香港01》查閱澳門物業登記局報告,發現位於澳門文第士街1號的澳門國父紀念館,由新加坡註冊公司「APH Syndicate (Singapore) Pte Ltd」持有。
根據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制局查冊文件,APH Syndicate的董事有六人,包括陸委會港澳蒙藏處處長杜嘉芬、曾任駐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官員的陳美春等。
而APH Syndicate的股東為香港公司「港華旅行(代理)有限公司」(Kong Wah Travel (Agent) Limited)。港華旅行的董事包括陳美春、李晉梅和盧長水;股東為盧長水、李晉梅和高銘村。
港府要求加簽一中承諾書 台灣官員去年全撤
盧長水於2013至2017年擔任台灣駐澳門「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並在2018年獲委任為駐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但一直不獲港府發出簽證,未能抵港履新;高銘村曾任駐港辦事處代理處長,而李晉梅曾任駐港辦綜合組組長。
港府2020年要求台灣官員續簽證時,加簽「一中承諾書」,高、李二人拒絕後離港返回台灣。2021年7月,最後一名台灣駐港官員因簽證過期而離港,目前駐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已無台方人員辦公。而香港和澳門特區政府駐台經貿辦,分別於去年5月和6月暫停運作。
孫中山元配曾居國父紀念館
澳門國父紀念館為三層伊斯蘭教摩爾式建築,原建於1918年,是孫中山兄長孫眉和革命黨人捐款興建,1933年因附近樓房爆炸而重建,是孫中山元配夫人盧慕貞及家人的住所。盧慕貞1952年逝世後,該處於1958年成為國父紀念館,由台灣政府持有。
80年代起陸續出售港澳資產 香港剩兩處
過往台灣政府在港澳有不少資產,但隨着1980年代中英、中葡簽署聯合聲明,台灣政府開始變賣港澳資產。目前台灣政府在港仍有兩處資產,包括出租予浸會大學作辦公室用的浸大荃灣校園;尖沙咀商廈的海華基金會招生辦。
浸大荃灣校園物業 由教育部官員任股東董事
校舍總樓面面積約5.8萬平方呎的浸大荃灣校園,1992至2016年為當時親台的珠海書院校舍,珠海書院搬到後,2017年以每月60萬元租金租予浸大,為期12年,用作九龍塘善衡校園重建調遷。
目前該處物業由「廣邑有限公司」(World Manor Limited)持有。公司股東為廖興國和林世英,分別為台灣教育部主任秘書和官員;董事為廖興國和劉瑞生,劉為太平洋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教育部有規章列明,派駐至廣邑有限公司擔任董事的官員權責。
尖沙咀物業用作升學招生
台灣政府在港的另一處資產,為尖沙咀海防大廈的幾個單位,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海華服務基金作台灣升學、招生用途。該處由香港註冊的擔保有限公司「海華服務基金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董事為杜嘉芬、盧長水、陳美春、李晉梅。
陸委會回應:依當地及台灣法令持有及使用
《香港01》就台灣政府港澳資產的風險、是否由台灣官員私人持有、有無計劃出售等事宜,向陸委會查詢,陸委會回應表示,台灣政府港澳資產,皆依當地及台灣法令持有及使用,會在利益前提下妥適處理並盡力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