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黨|推動香港可持續發展 綠色金融配套生態系統需更完善
來稿作者:韋昊岷
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經濟轉型的核心驅動力,而綠色金融作為其重要⽀撐,已成為國際金融市場的新焦點。根據最新統計,全球氣候融資規模在2021至2022年間已達到約1.3萬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年度氣候投資需求將攀升至9萬億美元,2050年更將達到驚⼈的10萬億美元。這⼀趨勢凸顯了綠色金融的巨大市場潛力和迫切需求。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深厚的資本市場基礎和多元化的融資平台,能夠滿足各類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綠色融資需求。然而,要充分發揮這些優勢,鞏固香港作為區域綠色金融樞紐的地位,關鍵在於持續完善相關的制度框架和配套措施。
港府綠債發行領先亞洲
資助計劃仍有進步空間
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的研究,2023年香港的可持續債務市場呈現顯著增⻑,總額達182億美元,較前年大幅增⻑236%。其中,綠色債券佔主導地位,發行量達156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特區政府在綠色債券市場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發行量達144億美元,佔總量的92%,使香港成為2023年全球第四大政府綠色債券來源地,僅次於英國、德國和意大利。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眾多企業,政府卻佔據綠色債券市場的主要份額,這⼀現象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探討。首先,政府綠債項目所得收入用途明確且受嚴格監管。根據立法會授權,綠債計劃募集的資金將撥⼊基本工程儲備基金,專門用於具環境效益的政府主要工務項目。《綠色債券框架》進⼀步規定,募集資金僅用於符合九個合資格類別的綠色項目,涵蓋可再⽣能源、能源效益、污染預防、廢物管理、水資源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清潔運輸、綠色建築及氣候適應等領域。
相比之下,私營部門在發行綠色債券時面臨較大挑戰。私人企業的綠色債券必須經過外部認證,以確保其「綠色」元素符合標準。然而,外部認證成本高昂,這對許多企業構成了財務負擔,尤其是中小企。儘管港府推出了「綠色債券資助計劃」以提供支持,但該計劃的最低債券發行規模要求(不低於⼀億港幣)對於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仍然過高,無法滿足其較小規模的融資需求。筆者認為,政策制定者可考慮進⼀步調整資助計劃的門檻,探索建立本地化的,專注於中小企的綠色認證體系,以促進私營部門更廣泛參與綠色債券市場,實現市場的均衡發展。
保護投資者權益為「漂綠」立法不容緩
簡單來說,「漂綠」是指政府或公司行為對環境影響的誤導或製造錯誤印象。企業的「漂綠」行為會阻礙綠色發展,誤導消費者、投資者和公眾,影響他們對相關環境行動、產品或項目的信心。因此,加強對「漂綠」的監管已成為大勢所趨,各地區紛紛出台專門法規。以新加坡為例,《消費者保護(公平貿易)法》(CPFTA)旨在保護消費者免受欺詐性宣傳的侵害,包括與「漂綠」相關的內容。此外,新加坡廣告標準管理局(ASAS)根據《新加坡廣告行為準則》(SCAP)發布了廣告指南,確保廣告商的宣傳有準確、充分的依據。CPFTA的保護範圍還擴展至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監管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所有聲稱符合ESG目標的產品均在適用範圍內。
相比之下,香港特區政府及相關機構推出的綠色標籤和認證計劃,主要旨在便利市⺠選購產品,而非專門打擊「漂綠」行為。就目前尚無針對「漂綠」行為的專門法規,⾼層⼀直在討論相關立法的可能性。在今年6月26日的立法會會議上,陳振英議員提出的「制定規管漂綠專屬法規」議案獲得多位議員⽀持,但也遭到反對。反對者認為,「漂綠」概念難以理解,監管範圍廣泛,涉及企業的產品、服務、理念、結構和宣傳等。此外,反對者指出⼀些西方國家因過度宣傳ESG概念而引發反彈,因此香港不應急於立法,認為現有的《商品說明條例》和《證券及期貨條例》已提供足夠保護,只需檢視現行法律的完善性即可。
對此,筆者認為反對觀點的邏輯不成立。首先,「漂綠」概念的複雜性恰恰凸顯了立法的必要性。由於涉及範圍廣泛,更需要清晰的法律框架來界定和規範,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明確指導。立法過程本身就是⼀個釐清概念、達成共識的過程。
其次,西方國家的經驗應被視為警示而非阻礙。香港應主動制定相關法規,而不是等問題惡化後被動應對。提前立法可以引導市場良性發展,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混亂和反彈。儘管《商品說明條例》和《證券及期貨條例》提供了⼀定的保護框架,但它們並非專門針對綠色金融和ESG問題設計。例如,⼀家資產管理公司在其ESG報告中聲稱自己是「綠色」或「可持續」的,但未將這些因素全面納⼊投資管理過程,僅憑《商品說明條例》對企業的虛假綠色聲明進行監管,顯然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
最後,經過修正的「規管漂綠專屬法規」的無約束力議案已獲通過。這是⼀個良好的開端,香港應抓緊時間,在聽取各方意⾒的同時實現立法目標,掌握主動權。
隨著香港的碳目標越來越近,政策制定者必須結合本港的實際情況,在可持續發展領域作出必要的進步,以確保香港在國際綠色金融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這不僅是對環境責任的承擔,更是未來經濟增⻑和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作者韋昊岷是為紫荊黨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