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推動香港成為清真美食之都 建立認證制度和供應鏈管理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劉銳業、于承忠

在全球化的今天,清真食品不僅是穆斯林的飲食需求,更成為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若要吸引更多穆斯林旅客和投資者,發展清真食品產業鏈勢在必行。在剛剛發表的施政報告當中,特區政府表示會積極推動社會各界提升相關旅遊配套,締造對旅客友善的環境,包括在機場提供阿拉伯語資訊和鼓勵的士車隊以阿拉伯語提供車隊服務資訊,整合提供清真食品的餐廳名單,鼓勵更多商業機構提供合適的設施,例如在酒店內提供禮拜設施,並加強人員培訓,加深他們對接待不同文化背景旅客的認識。由此可見,各界必需為將來就清真文化教育,包括清真食品的物流供應鏈管理教育作出準備。本文將探討香港如何建立清真認證制度,並完善從採購到餐桌的全程物流,以推動香港成為清真美食之都。

清真食品的歷史可追溯至伊斯蘭教的誕生,是穆斯林信仰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全球穆斯林人口的增長和跨文化交流的加深,清真食品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據國際清真旅遊評級機構新月指出,穆斯林旅客市場將於兩年內達3000億美元消費水平,可見其巨大潛力。目前,香港在清真食品認證方面仍有待加強。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雖然已根據伊斯蘭教法認證了部分餐廳,但全港僅有80多間餐廳獲得清真認證,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為此,政府應考慮建立官方的清真認證制度,並提供相應的支持措施。

清真食品的物流鏈涉及採購、運輸、存儲、屠宰和銷售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需要嚴格遵守伊斯蘭教法的規定。豬或酒類是每一個穆斯林都嚴禁進食的。在採購階段,需確保原材料符合清真標準,例如不會選擇老死或病死的牲畜;運輸和存儲過程中,清真食品必須與非清真食品分開處理;在食品加工和烹飪時,需使用專門的設備和工具,避免與非清真食品接觸;最後在銷售環節,清真食品應有明確標識,方便消費者識別。

其他國家和地區在發展清真食品產業方面已有豐富經驗。例如,馬來西亞建立了完善的清真認證體系,不僅覆蓋食品,還包括化妝品、藥品等領域。新加坡則致力於打造清真食品樞紐,建立了專門的清真食品工業園。這些做法都值得香港借鑒。中國台灣則仿照馬來西亞,推行「清真食品認證」、「清真餐廳認證」,除了可滿足穆斯林的飲食需求,亦為相關的食物廠商和物流業界拓展市場。由此可見,針對清真食品的教育和培訓應該需要加強,如在大學院校提供相關課程,及為社會大眾舉辦講座把知識面普及。

香港要成為清真美食之都,政府的積極參與至關重要。首先,應考慮推出清真食肆認證資助計劃,鼓勵更多餐廳提供清真食品。其次,在大型活動如「日夜都繽紛」和各類美食展中,可設立專門的清真食品區,提高清真美食的曝光度。此外,政府還可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合作,擴大美食商貿博覽中的清真食品展區,吸引更多相關企業參與。

對於酒店業,政府可鼓勵其提供更多清真友善服務,如設立祈禱室、提供朝拜方向指示等。同時,加強對旅遊業從業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對穆斯林文化的理解和服務能力。香港旅遊發展局在推廣方面也可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在官方網站上整合清真友善餐廳和酒店信息,開發穆斯林專屬旅遊路線,並在目標市場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穆斯林旅客訪港。

其實,清真文化在香港已有多年歷史,一直以來華人與穆斯林相處和諧。例如,位於尖沙咀的「九龍清真寺暨伊斯蘭中心」是香港最大清真寺。 而且,在香港的穆斯林約18萬人,佔全港人口約2%。 其中華人穆斯林約佔4萬人,來自印尼的女性家庭傭工約佔10萬人,另外4萬是來自南亞或其他阿拉伯國家的穆斯林。發展清真食品產業不僅能吸引穆斯林旅客,還能為香港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更可以更加好照顧到本地穆斯林的生活需要。通過建立完善的認證制度和供應鏈管理,香港有望成為亞洲乃至全球的清真美食之都,為城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劉銳業博士、于承忠博士分別是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學生事務總監及高級講師、客席講師。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