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習拜會|中美或迎「乍暖還寒」時刻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美國時間11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三藩市以南的斐洛裏莊園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此次會晤備受全球矚目。這是兩國關係自今年年初急轉直下,國際風雲變幻莫測的背景下,中美兩國元首時隔一年的首次會晤。據媒體報導,兩國元首就事關中美關係的戰略性、全域性、方向性問題,以及事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問題深入溝通。

從目前媒體釋放的消息來看,中美元首會晤的確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成果,不過,多數合作領域屬於非結構性問題。而一些結構性問題,比如台灣問題、南海問題、科技管控問題並沒有明顯進展。筆者認為,中美關係或迎來「乍暖還寒」時刻,即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兩國關係似乎某種程度上走向穩定,但倘若結構性問題無法解決,中美關係將無法根本緩和。

來稿作者:申金鑫、劉佳星

相向而行或因「彼此需要」

2022年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後,中美關係一度回暖。但自「流浪氣球」事件後,兩國關係又陷入了一段曲折歷程。中方指責美國「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發展權益的問題上不斷挑釁」,批評其採用「冷戰思維」,以「去風險」之名行「脫鉤斷鏈」「零和博弈」之事,破壞開放性多邊貿易體制,在科技、經貿等領域頻頻對華「使絆子」「下套子」。美國則對中國在俄烏衝突、巴以衝突等問題上的態度頗為不滿,認為中國越來越明顯地成為美國全球戰略的「阻礙者」,並對中國軍方在台灣周邊以及南中國海區域的軍事活動表示「關切」和「不安」。

然而,中美兩國都不願坐視雙方關係「失溫」。近幾個月來,中美兩國官員的互相「走動」逐漸增多,呈現了相互間「小步靠近」的態勢。 隨著美國高層2023年年中以來的密集訪華,中美間的一系列交流逐漸恢復。10月底,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美,為兩國元首的三藩市會談正式拉開序幕。此時,中國媒體對美國的批評聲音也有所減弱。

《人民日報》的國際評論專欄《鐘聲》11月11日發表了題為「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對世界負責的態度發展中美關係」的文章,稱習拜會對「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大豆外交」「文化外交」也再次登場,中國在11月初宣佈進口300萬噸美國大豆,通過巨額訂單釋放善意。11月10日,紀念費城交響樂團訪華50周年音樂會在北京舉行,該樂團是第一個訪華的美國樂團,習近平和拜登分別致信肯定了其對促進中美友誼的重要作用。

中美兩國此次的相向而行,與其說是老對手之間的「默契一笑」,不如說是特殊時刻的「彼此需要」。一方面,拜登急於重建中美兩軍之間的溝通,特別是在俄烏、巴以等地緣政治衝突頻現,不確定性增加的時期,深陷戰爭泥潭的美國無暇東顧,希望盡可能減少中美雙方的意圖誤判和誤解,從而降低兩國爆發直接衝突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管控風險、推動亞太地區更具包容性的經濟增長是雙方共同的訴求。美國債務危機嚴重,穆迪等機構近日把美國主權信貸評級展望也由「穩定」降至「負面」。

再看中國方面,IMF雖然上調了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預期,釋放了中國經濟回升的信號,但是由於出口減少、失業率上升等原因,中國經濟也同樣面臨挑戰。可以說,此時的中美雙方有理由、有意願、有動力把中美關係搞好,加強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合作。

一手相握,一手對弈

中美元首會晤選擇了「莊園會晤」這一形式,在嚴肅中又平添了幾分輕鬆、活潑。中國媒體在報導中,專門呈現了兩國元首在莊園裏漫步的場景,讓人們不禁遐想,在離開了人滿為患的長桌後,兩位領導人在相對私密且幽雅的氛圍中,會進行怎樣深入且坦率的交談。

此次元首會晤,有效緩解了中美兩國之間的緊張氛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兩國一邊在斐洛裏莊園的長桌上「握手」,另一邊則在長桌外頻頻出招、暗中較勁,試圖彰顯己方的強勢地位。例如,中方媒體在報導中強調,此次元首會晤是「拜登總統向習近平主席專門發出的一份舉行元首會晤的單獨邀請」,強調習主席「受邀赴美」而非「訪美」,凸顯了中方的外交姿態和外交站位。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從11月9日起連發5篇社論,扭轉報導角度,正面描述中美合作,提出「重返峇里島,通往三藩市」,強調「中美關係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兩國和世界都無法承受雙方誤判意圖、對抗衝突之重」。在構建積極話語的同時,也不忘在報道中提醒美國,將口頭承諾兌現為具體政策和實質行動。

再看美國方面。在元首會晤籌畫期間,拜登接連派遣多名高級官員前往北京,以展現美方誠意。但是所有官員都沒有在經濟制裁、技術控制等關鍵問題上做出讓步。這可能受美國國內政治環境影響。據稱,在習拜會前夕,美國「鷹派」不斷發出「警告」,防止拜登在關鍵問題上對華「妥協」。11月14日,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里施(Jim Risch)連袂20餘名共和黨參議員發表聲明,呼籲此次元首會晤「應當帶來可交付成果,而不是更多讓步」,督促拜登在經濟、台灣等問題上保持強硬。

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也選擇在元首會晤的前一日發佈年度報告,聲稱中國將美國的外交視為工具,希望通過緩和中美關係,改善自身的戰略環境,但其「對外擴張」和「與美國對抗」的「野心」沒有削減。報告建議美國國會加強對中國在美投資和獲取美國技術方面的審查,並積極應對「高等教育和學術領域的中國影響力滲透」。因此,拜登的「誠意」又有幾分真?幾分假?是否能有效落實?此處不言自明。

由此可見,美國社會對華強硬態度並未改變,也很難在短期內改變。中美雙方呈現一手相握,一手對弈的「新常態」。

中美關係或迎來「新常態」

兩國元首會晤在打擊非法藥物、應對氣候危機以及恢復兩國軍方高層交流、增加客運航班、加強雙方人文交流等方面,很快達成一些共識。但中美結構性問題並未有所進展,比如臺灣問題、南海問題和科技管控問題等。兩國處理雙方關係的立場有些許「錯位」,美方更強調「競爭」,而中方更強調「合作」。

拜登表示,競爭存在,且要「確保競爭不會脫軌成為衝突」,呼籲兩國「負責任地管理競爭」,「在符合我們利益的情況下合作共事」。而在開場發言中,習近平強調「大國競爭不是這個時代的底色」,「這個地球容得下中美兩國」,「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機遇」。中美雙方的表態凸顯了兩國在處理雙邊關係上的不同站位,而站位的不同與兩國國內經濟社會環境緊密相連。

在中美關係最重要、最敏感的臺灣問題和科技管控問題上,美國呈現一如既往的姿態。但中美間也在一些領域取得了合作,比如氣候、AI領域。在軍方高層溝通上,兩國也打開了溝通管道。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兩國軍事和談的可能性,為地區穩定增添籌碼、注入信心。

長期來看,中美兩國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競爭態勢,短時間內難以改變。此次元首會晤,或可認為是兩國為雙方的長期競爭上了一把有限的「安全鎖」——避免短時間內走向美蘇爭霸式的「冷戰」甚至更激烈的「熱戰」。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美兩國或將迎來「乍暖還寒」時刻,呈現一手相握、一手對弈的「新常態」。

作者申金鑫、劉佳星分別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戰略傳播博士、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