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明、馮達旋|埃塞俄比亞與中國務實合作 何以實現經濟奇跡?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月中旬舉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宣佈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其中第三項行動指出要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開展務實合作,中國將統籌推進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中國是非洲國家埃塞俄比亞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投資來源國、第一大工程承包商,埃塞俄比亞通過與中國加強在工業園區等標志性工程的務實合作,創造了經濟奇跡——該國經濟過去10年平均增速超過10%,成為了世界上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
來稿作者:梁海明、馮達旋
要想富,先修路。要發展,工業園區先開張。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處東非的埃塞俄比亞的人口超過1億人,是非洲第二人口大國。由於該國工業基礎和基礎設施異常薄弱,對於如何實現快速發展,中國經濟學家林毅夫在擔任世界銀行副行長期間,曾向埃塞俄比亞時任總理梅萊斯建議通過發展工業園,以改變本國基礎設施和營商環境落後的現狀。
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 在同樣面臨基礎設施薄弱、技術落後的情況,發展工業園區成為促進中國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高效助推器。至今,中國的各類工業園區超過1.5萬個,對整個中國經濟的貢獻達到30%以上。
由於埃塞俄比亞政府當時尚無「工業園區」的概念,中國當即組織該國各政府部門負責人到中國的蘇州工業園區、張家港保稅區參觀,他們參觀之後非常震驚,決定立即回國研究推進。
當中國投資的第一家工業園區在埃塞俄比亞開始運營後,該國政府隨即派出一名工業部的官員常駐工業園區的辦公室。除了朝九晚五來到辦公室上班之外,該官員還每兩周寫一篇報告向時任總理府匯報工業園的進展情況。在該國總理及各工業部委的高度重視之下,埃塞俄比亞現已有七個由中國投資、運營和建設的工業園:東方工業園,華堅國際輕工業城,喬治工業園區,中交工業園、中土工業園、昆山宏鑫產業園和湖南工業園等。埃塞俄比亞政府更根據這些工業園區的發展模式、經驗,發佈該國的《工業園區公告》,通過不斷放寬投資政策,改善投資環境,加強投資服務和管理,以此積極推進工業化,實現了經濟的騰飛。
儘管依托工業園區發展制造業,早已成為埃塞俄比亞政府的國家發展戰略,但中國在埃塞俄比亞投資、運營工業園區之初,也曾遭到西方國家有關「債務陷阱」、「新殖民主義」等的質疑。然而,埃塞俄比亞的經濟成就,不僅很快令西方國家自打嘴巴。有趣的是,西方國家並沒有太大興趣協助埃塞俄比亞推進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筆者相信至少有如下三個因素。
其一,西方國家更注重短期利益。投資和運營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長期經濟行為,需要長期的投入才能獲得回報。西方國家沒有太多耐性等待長期回報,而是希望短、平、快的收益。中國則相反,更多著眼於長遠的發展目標和回報。
其二,西方國家風險容忍度很低。埃塞俄比亞近年來面臨政治、安全及旱災等挑戰,不僅令眾多西方國家企業望而卻步,甚至不少西方國家企業還從該國撤資。中國則選擇雪中送炭,對埃塞俄比亞的投資幅度不僅保持韌性,而且還逆勢上揚。
其三,西方國家政府不願花費精力和時間與埃塞俄比亞政府接觸。埃塞俄比亞作為非富裕國家,「油水」不多,西方國家的領導人普遍很少到訪埃塞俄比亞,建立政治信任和個人友誼。與之不同,歴任中國領導人均高度重視和埃塞俄比亞領導人的關繫,兩國領導人之間並已建立了良好工作關繫、個人友誼以及密切的高層交往,這為兩國政治互信及雙邊關繫持續深入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因此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中國企業,尤其是央企、國企赴埃塞俄比亞投資。
隨著中國與埃塞俄比亞加強合作,中國對該國的直接投資項目已高達1,835個,累計投資約48億美元,創造56萬個就業機會,埃塞俄比亞的GDP也從2013年的476.5億美元大幅增加至2022年的1111.8億美元,漲幅高達133.3%,成為非洲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可見,中國為埃塞俄比亞的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作出了積極努力,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歐洲中央銀行(ECB)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對此曾稱讚:「中國企業在埃塞俄比亞的投資創造了很多就業崗位,提高了當地工人的技能,並對埃塞俄比亞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和經濟轉型提供了很大幫助!」
正如埃塞俄比亞副總理兼外長德梅克近日指出,「在埃塞俄比亞的全球發展夥伴中,第一是中國! 第二是中國! 第三還是中國!」埃塞俄比亞早已確信加強與中國開展務實合作,將令埃塞俄比亞未來經濟發展有更美好前景。這也讓外界更真切地看到,「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未來如與中國繼續開展務實合作,推進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相信也能實現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願景。
作者梁海明、馮達旋分別是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首席顧問。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