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珊|推動歷史教育 國民教育才有基礎
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將國民教育列為重點工作方向之一。行政長官表示,透過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市民對國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筆者十分支持這個作法,但認為應同時加快推動中國歷史成為中學必修課程,由當前的初中必修延伸至高中必修。因為學生只有完整學習中國歷史,才會明白自身與國家民族的關係,才會知道香港與國家的關係,只有普遍市民都對國家的歷史有了基礎的了解,全民國民教育才有繼續推廣的堅固社會基礎,取得理想成果。
來稿作者:楊莉珊
歷史是一面鏡子,通過深入研究歷史,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國家發展的過程和脈絡,從而更好地把握國家的現狀和未來。同時,了解歷史也可以培養和增強我們對國家的熱愛,讓我們更加珍惜國家的來之不易,更加意識到自己作為國家公民的責任和使命。
施政報告表示,將設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統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相關事宜,希望可以提高香港市民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具體工作包括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專責策劃及舉辦推廣中華文化和歷史的活動,明年起舉辦「中華文化節」,另外設立兩所博物館介紹國家和抗戰歷史。至於學校層面,也將透過舉辦教師內地考察、到校國安教育教師深化課程等,以及在25/26學年於小學開設人文科等措施,來加強國民教育的效果。
筆者對於施政報告提出的種種措施對推動愛國主義乃至國民教育的一系列措施均樂見其成,認為在一度程度上可以產生正面作用,但是欠缺穩固的全民歷史教育為基礎,無法做到事倍功半,更無法達致全面提升全民愛國主義的效果。
唐代史學家劉知幾曾有言:“史之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要務,為國家之要道。”這說明了史學對國家與民族的重要性,歷史教育作為人文教育的載體,從古今中外的歷史發展中總結出智慧,能夠幫助青少年了解人與社會的變遷,譬如香港學生可以了解今天香港社會為何未發展成這樣。
有了這些基本的歷史素養,政府師長再去談愛國愛港、一國兩制,學生自然有基礎知識去理解與思考,特別是憲法與基本法等,若沒有歷史基礎支撐,對學生來說只是一堆枯燥的文字,連記憶都困難,更遑論感動學生而影響其價值觀。
考評局剛剛出版的中學文憑試《試題專輯》值得社會關注。文件指出不少考生連書寫正確字詞都感到困難,對中華文化與中國歷史都欠缺系統認識,說明香港的歷史教育亟待改善。比如錯別字方面,有考生將「踴躍」的「踴」寫成「勇」敢的「勇」字。而在中國歷史科方面,有考生混淆史事,朝代概念模糊,例如將漢代的「匈奴」誤認為「吐蕃」或「突厥」、錯認東晉時期的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為唐代人。中史卷中考生亦有不少錯別字,例如「林彪」的「彪」寫成「標準」的「標」、將深圳寫成「深川」等。
筆者透過香港優質師友網絡,有機會與年輕朋友互動,發現對於連認識國家歷史甚至中文書寫都存在問題的青年學生,單純喊愛國口號無疑是收效甚微,述說片段式的歷史事件也難以引發學生的共鳴,再多的交流與參觀也往往是「水過鴨背」,效果有限。習近平主席今年七月給香港培僑中學學生回信,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勉勵同學要深刻認識世界發展大勢,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和現實國情,厚植家國情懷,為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復興積極貢獻力量。而國家對香港青年存有這一切美好的期望,若脫離完整的歷史教育,都將變得單薄虛弱。
作者楊莉珊是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常委、香港優質師友網絡主席。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