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 香港應有對接方案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適逢近日我國慶祝建國74週年,政務司副司長透露今年港府在超過3000個地點展示逾11萬件裝飾物,比往年大幅增加,讓香港與內地居民同迎國慶。今年香港宗教界亦有兩項突破,首先是在大嶼山寶蓮禪寺舉行「佛教界慶祝祖國74周年國慶升旗儀式」,以及聖公會在中環聖約翰主教座堂舉辦國慶祈禱日,並首次在教堂內懸掛國旗。香港佛教界及聖公會在國慶日進行國慶儀式、祈禱,值得表揚。

來稿作者:劉健宇

國家主席習近平早於2021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深入推動我國宗教中國化,引導並支持我國宗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引領,增進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宗教團體在香港的角色舉足輕重,更輔助政府提供社會服務——這些服務主要是得力於香港公帑的經常性資助。在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的主旋律下,香港宗教團體應積極對接國家方針,更可創設「港版方案」,回應國家和社會的新期望。

宗教中國化由來已久

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9年指出:「中華文明綿延傳承至今從未中斷,從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並蓄中不斷衍生發展。」舉例而言,佛教傳入中國的確切年代尚無定論,但大體在西元前後兩漢之際,並於南北朝開始進入興盛發展階段,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鼎盛之時。佛教雖然來自印度,但其成熟和發展是在中國完成的,它既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又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

至於基督教則以唐代開始有規模地傳入中國,元明清各代基督教依然有在中國傳播,並通過切合當代、本地的風俗而擴大影響力。及至民國初年,1922年基督教全國大會在報告書便已提出:「我們所稱為本色的基督教會,一方面仍與世界各宗基督教會,在歷史上有連續不絕的關係,一方面是要實在適合中華民族本有的文化和精神上的經驗。」可見歷代基督教在與外國接軌的同時,也積極保留與本地社會的有機結合。

歷代朝廷亦有全面的宗教管理措施,主要集中的(1)央地各級管理機構的設置、(2)宗教場所的數目、規格及財政管理、(3)宗教教職人員的選拔、編制等。這些措施都被今天我國實施的《宗教事務條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等法規所繼承。國家宗教事務局更於2018年在全國開展「四進」宗教場所活動,後來擴展為「六進」,即(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4)國旗、國歌、(5)憲法和法律法規、(6)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經常性資助宗教團體 公眾自然有期望

回到香港,根據《基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不限制宗教信仰自由,不干預宗教組織的內部事務,不限制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沒有抵觸的宗教活動。」香港的宗教團體幾乎承辦了香港大部份的社會服務,更以基督教為大宗:根據教育局的學校數目,中學、小學、幼稚園的辦學團體幾乎有五至六成有宗教背景,當中天主教和基督教學校佔大多數;根據政府「福利服務單位地理參考數據」的復康中心、安老院和護養院,有約四成營運團體有宗教背景,其中逾九成為基督教和天主教組織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現時香港絕大部份中小學均得到公帑經常性資助,而不少社福機構則通過參與政府各項資助計劃而得到公帑資助。具體而言,以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2021—2022周年財務報告為例,有近75%的收入(約9億港元)來自公帑;香港佛教佛聯合會(社會服務)2021—2022年度周年財務報告顯示,則有近71%的收入(5800萬港元)來自公帑。公帑運用自然不是單論「行之有效」,除了績效表現達標,更應該給予願意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貢獻的團體更多資源。

最後,香港作為我國的特別行政區,可以不照搬內地的一套,但不代表不應發展與國家方針接軌的「港版方案」。香港宗教團體得到公眾的支持與政府的資助發展社會服務,本來是「雙贏」局面,未來更應在新時代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作者劉健宇是香港青年聯會會董、香港政策試驗組共同創辦人。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