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有甜頭才有奔頭——寫在特首第二份施政報告出爐之際
香港自2019年反逃犯修例風波,至今已經四年有餘。從2020年6月港版國安法的出台,到中央對香港由亂而治,由治到興的權威定調,再加上特區政府全力以赴「拼經濟,做實事「的幹勁,特區政府行政長官第二份施政報告即將出爐,自然引起社會的極大關注。
這足以說明絕大多數香港居民,非常關心香港的未來,關心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香港經濟,以及對曾經引以為自豪的香港聲譽再次回到國際大舞台的深深期盼。
來稿作者:周海平
中央關愛,特區著急,居民期盼,應該是香港目前最大的公約數。俗話說「有甜頭,才有奔頭」,就說說經濟這一塊。
香港的甜頭是什麼?
——特區政府有能力實現財政盈餘盤滿泊滿,消滅赤字,凸顯賺錢和管治能力。
無論發展本港經濟,還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從大灣區建設中得到利益,還是激發「香港夜繽紛「,落腳點都在一個「利」字,而非財政赤字。說得直白一些,特區政府賺錢效應如何,如何有大的著數,是衡量香港的國際信心,以及民生品質指標的重要試金石。是最最重要的KPI。
老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錢,再好的想法以及規劃,都是空洞的。有了錢,不僅底氣足了,更可以做幾件港人有共識的大事。
「一國兩制」是中央賦予香港的獨特管治模式,特區政府應該組織專才大力開發出「一國兩制「的生意產品和服務,這是國內其他城市沒有的。
所謂「人無我有,人有我特」,香港不能端著金飯碗,卻找不到飯吃。同質化競爭,香港一定是輸家。疫情早已結束,如果香港還拿疫情經濟說事,到頭來繼續一堆赤字,那是站不住腳的;「香港夜繽紛」活動,一定要有「一國兩制」的特色才行。「一國兩制」不能只當口號來喊,應該賦予他鮮活的推動經濟的生意內涵。
香港人關心民生福祉,可能是香港居民最為關心的事情。
雖然幾屆政府為民生福祉做了不少實事:比如派錢刺激消費;官方和民間設立各種補(津)貼計劃;建立社區三級公共醫療體系;興建大量過度屋和中轉屋,力圖消滅劏房現象;看得出,政府還是想做事,做成事的。
但形勢比人強。
眼下,居民對服務品質越來越苛刻,服務內容越來越精細,越來越靶向性,這是不爭的事實。必然倒逼政府檢討過往的一些穩陣的做法,以滿足到民生的更高的要求。未來的民生,若能聚焦真正的需求,以人為本,尤其是老齡化社會的香港,怎麼說都是一件好事。
相信本屆政府,將令香港發展的紅利,進一步惠及到740萬香港人身上,居民的絕對收入將大幅提升;最低人工標準將大幅提高;公共教育及公共醫療資源將大幅改善;社會福利及保障體系將躋身於亞洲前列;居民公共道德和文明程度將躍上新的台階。
——為各類人士提供穩定的發展機會;為年輕人提供足夠吞吐量的對口就業舞台以及有競爭力的人工待遇。
我們的特區應該有管道,有機制,為堅定留港發展的、各類創業人士,以及每年流入社會的大量年輕人,提供發財和對口就業的機會,以及卓越的發展環境和福利待遇。
畢竟,讀書需要成本,其市場價值,自然以實際收入水平來衡量,應該成為社會的共識。我們的社會對於有學歷知識的人,有獨特技能的人,應該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不然,讀書出來而學非所用,對社會,對人才本身都是一種浪費。
我們天天說要搶人才,其實,每年本港大量的副學士、學士畢業生,以及海外學成歸來的年輕人,就是香港人才最好的基本盤。社會要大張旗鼓鼓勵「讀書有用論「。如果讀書人的人工,不能超過一般的體力勞動者,那未來的香港,就是粗放型的勞動力社會,而非國際創科城市。我們的管治者應該具備這樣的人力資源戰略前瞻性。
老實說,在一個成熟的橄欖球型的社會裡,零售、地盤、餐飲,旅遊,當然強屬於藍領行業,而互聯網經濟,資本運作,房地產發展,智慧城市經濟,則是白領的範疇;白領為多,藍領較少,總攬高端生意模式,令世界對香港的知識經濟充滿期待,這對國家有好處,對香港自身也有好處。
當然,職業技術學院的技能培訓,是香港發展有技術含量的勞動力市場的重要來源。比如每年參加DSE考試的副學士畢業生,以及因為各種原因輟學的中三、中四、中五和中六學生,年輕力壯,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比如語言和動手能力,都是經濟發展的有生力量,無疑是一隻龐大的勞動大軍,甚至投身於大灣區建設的香港生力軍。
未來的大灣區經濟,應該有很多事情可做。特區應主動牽頭搞幾間專業性多元化的職業技能學院,大力培養自己的勞動力人才。有了自己的勞動力儲備,就不怕發展缺少後勁,更不會顧此失彼,先激發香港的勞動力要素,再來考慮外勞的有益的補充。這樣的思路,或許比單純引進外勞,從而涉及棘手社會問題要簡單很多。
——繼續保持香港多元化的國際商業軟環境以及賺錢環境。
有兩層意思:
一是商業規則的多元化。
一直以來,在港的外國人以及外資,可能習慣原有的交易環境,以及遊戲規則,甚至商業仲裁制度,都不希望在港版國安法的落地之後,影響到他們繼續待在香港,與世界做生意的興趣,應該有些多元的方式,消除他們的顧慮。
眼下的香港社會:
一方面要有些到位的措施,積極穩定外資,說服外資繼續發展和內地的經濟聯繫,扮演好中間人的獨特角色;
另一方面,特區要站在把香港建設成完美東方之珠的大中華高度,把「一國兩制」的香港建設好,建成世界一流的經濟特區,使之成為響噹噹的民族復興的一張名片,或才是香港踐行「一國兩制」模式對國家最好的回報。
俗話說「築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香港的梧桐樹,就是百年來一以貫之的商業軟環境,以及穩定的交易制度;而鳳凰就是願意來港做生意的世界各路人士以及多元化的國際人才。
其實多元化,是「一國兩制」香港的一個獨特的標籤。多元化,令香港充滿活力,更具韌性和生命力。
都說香港是國際化大城市,但國際化的外在表現,是大量的外國人和外資。香港沒有外國人不行,沒有外資更不行。香港不能「塘水滾塘魚」,自己人跟自己玩。香港不能封閉,永遠要開放。與世界做生意,是香港屢試不爽的成功之道,這是客觀規律。
二是人才的多元化。
百年來,香港都是國際人才的聚寶盆。
即便回歸以來的這25年,香港始終匯集著不同膚色,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做事方式的人,他們為香港的國際大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更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造血功能。
人才的多元化,是香港總部經濟和國際化的一個重要標誌,沒有人才多元化,地區總部經濟難以為繼,香港也必定失去國際化的光環,這是肯定的。
今年特區政府提出「搶人才」的行動,實在很及時,很有必要。香港不僅要搶華人社會的人才,更要搶全世界的人才。兩者缺一不可。
有了甜頭,必然有奔頭。
那香港的奔頭又是什麼?
我以為:
——存大同求小異,先搞好經濟,再來忙政改,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經濟上去了,日子好過了,心情自然舒暢了,其他的事情就好辦了。
狹義的愛國與廣義的愛國,都是愛國主義者。香港沒有什麼藍絲,更不存在什麼黃絲。香港是新老香港人的家園,繁榮建設靠大家。新一屆特區政府提出「拼經濟,辦實事,建家園」,無疑抓住了核心,是積極有為的行動。
香港社會應該發動起來,積極響應政府的訴求,為了共同的目標,方方面面形成一股力量,先把經濟搞起來,各行業有了財氣,居民生活上了新台階,就有了實現馬斯洛目標的動力。
——繼續發揚港人的工匠精神,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大灣區經濟建設建功立業,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發揮港人的聰明才智,「國家好,香港更好」。想這句話不是隨便說說。
香港人的勤力,在華人社會是出了名的。
香港能有今天,香港人的勤勞以及智慧是功不可沒的。
從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的建築質量;從城市的綜合運行能力;從「三權合作」的管治模式;從人才國際化的探索和實踐;從居民的公共道德和文明程度,處處折射出港人的低調、勤力和聰明才智。
所謂「慢工出細活」,香港人的「工匠精神」,不僅是國家轉型,打造高水平開放格局的不可或缺的基礎力量,更是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中流砥柱。
如果說,「獅子山精神」是老一輩香港人建設美麗香港家園的精神指引,那麼,今天的香港,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把「一國兩制」的獨特性和優越性用好用足,把香港建設成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個無可爭議的示範區,就是新一代香港人的責無旁貸的責任,我們稱之為2.0版的「獅子山精神」。
哲學上有一個「揚棄」的理論。意思說,好的東西要保留,不好的應該去掉,實現螺旋式上升,才是事物發展的最佳規律。香港的今天,好多事情也到了需要「揚棄「的時候了。
保留什麼?
香港人的自我管理和遵章守紀的品質(比如真正的法治社會);香港人的做事的專業精神;香港人的公共道德和文明質素;香港人的務實和低調的做人方式;香港人的厚道和固執的生活準則;香港人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倔強性格。個人認為,這些都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拋棄什麼?
拋棄之一:
打破管治過於依賴僱主的被動關係,以及有效施政的利益綁架格局。
政府就是政府,是香港人的父母官,是香港的大家長;只要在法治的框架下,涉及到上公共利益事情,我們的管治要敢於說「No」,敢於亮劍,只要處於公心,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有穩健的可控的盈利模式,還有什麼好怕的。聽說長期以來,政府與地產商最突出的矛盾,就是買賣土地時的利益博弈問題。土地財政不知係香港的經濟命脈?!
拋棄之二:
過於相信自由市場的運作神話,而失去必要時的政府有型的干預。
保持市場物價的穩定,世界商品的自由供求,不搞壟斷,抑制過高的基尼係數,是特區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政府有責任平衡好社會公平和效率。解決好市場的問題,比如打破新鮮牛肉的壟斷經營;參與供港液化石油氣(包括煤氣)的定價決策過程,都是兼顧到更多的打工仔家庭的利益,提升港人幸福感的最實在的政策,更是最好的維護香港的穩定和繁榮的壓艙石。
縱觀香港的資產價值,總結多年的經驗教訓,的確是易漲不易跌。我們的管治,該如何確保資產價值持續上漲,同時,又兼顧民生福祉和政治的考慮,的確考驗特區政府的平衡財富能力。的確需要特區放眼世界,聚焦大中華,實現中國夢,有一流的管治水平才行的。
拋棄之三:
凡事一包了之的發包商架勢和高高在上的管理心態。
感覺香港管治,從香港城市建設以及社會管理,似乎都習慣一包了之。管治者因為佔有社會資源,以及有權支配社會資源,什麼事情都是發包商心態,或一包了之。工程建設是這樣,民生事務更是如此。為何政府很多時候,做了很多冤大頭的好事,但總是吃力不討好?這是很冤枉的。
要知道,商家並非與你一個心思,更多的是盯著你的發包商的口袋。未來的管治思路,可能需要做些檢討和轉變,該出手就出手,為了香港的利益,多做吃力又討好的事情。
——大膽改革現行勞動力分配制度,打造一個有社會保障和福利的高品質生活的「香港幸福樂園」,將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想落到實處,為中國「走出去」得到世界的認可,為亞洲國家提供最佳民生福祉示範效應做出貢獻。
香港應有這個高度,更有這個實力。固守「一畝三分地」的發展心態,早晚「一畝三分地」也會失去。
香港的事情包羅萬象。但萬事提綱挈領,就抓住了核心。這些年,一些香港人,抱怨發展的機會太少,生活品質停滯不前,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收入反差巨大,管治老一套,發發牢騷,倒倒苦水,都是可以理解的。
當年毛澤東說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們的香港管治,是否也應該秉持這個心態。能否聚焦抱怨,鎖定訴求,加大問責力度,效率再高一些,把市民的期望,通過一些新思維的有效的管治,變為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可能抵得上一萬個口號。畢竟,絕大多數香港人,都希望香港好,國家好,社會穩定而繁榮。
一句話,沒有人不熱愛這片土地,這片「一國兩制」管治模式的香港家園的。
作者周海平曾在廣東電子電器製造企業任職,現為退休人士,來港定居15年。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