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方向.睇條鐵|由參觀深圳地鐵及株洲機車講開去
8月13日至14日,香港新方向攜未來都會願景(Future City Vision, FCV)組織了「港深湘連睇條鐵」鐵路交流活動,從香港前往深圳、株洲,參觀訪問港鐵(深圳)及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一行49人,一路精彩不斷,收穫滿滿。筆者參與其中,且行且思,遂成此文。
來稿作者:宋琳
第一日:深圳港鐵運營之四號線
第一站:總部大樓
位於龍勝的寫字樓是港鐵在深圳的總部機構,二十年前接管四號線最初的六個站,到十八年前BOT工程,到2020年代管運營的十幾個站,如今的深圳地鐵四號線已經全部執行港鐵的運營理念,並且將在2024年建成的十三號線繼續延續。
港鐵在香港多達半世紀的運營中,積累了豐富的規劃、管理、運營、維護的經驗。聲名在外的「世界最高效地鐵」確是符實。硬件之外,在香港搭乘地鐵漸漸成為本港文化的一部分:易識別的車站色彩、站名字體、可愛的鐵仔、便利的站內店鋪搭配,都是對港鐵品牌的加持,也漸成為在地文化的獨特部分。如果港鐵帶着這些「文化內涵」走入內地城市,在不同性格的城市生根,又將會碰撞出怎樣有趣的火花?筆者對此是十分期待的。
當然,任何行業經驗在新的地方執行,一定都會面對新的挑戰:預判、解決、回顧、拓展,是港鐵深入內地的必經之路、也是港資企業熟悉內地營商環境、制度法規、兩地彼此交流共進的過程。例如,內地這幾年作為國家戰略的雙碳政策,是龍勝總部大樓及廠房安裝屋面光伏板、使用綠色能源的源動力;而出於成本考量,採用內地規範要求的大修里程,而非延續港鐵在本港的做法,或許是貼合當地發展狀況、又不失安全保障的實用性解決方案。
第二站:維修車間
在龍勝還有四號線的維修車間,佔地頗大,是整條線路調度和維護的主力戰場。高速運行對車輛尤其是車輛底盤的耗損是巨大的,定期檢查排除隱患,對於列車安全十分必要。也許我們未必意識到,在每日列車日常運行任務結束之後,仍有相當多的工作需要當日完成,以配合車輛在第二日如常啟動。也許每個鐵路人,都曾體驗過空無一人的歸家路,也都曾迎接過某個晨間的第一縷陽光。
在一架專供參觀的列車前,團友紛紛在司機控制室的座位前留影:誰不曾有過駕馭專業高速列車、飛馳電車乘風而行的夢呢! 雖說是小小的控制室,鍵盤和操控按鈕可一點也不少:一台可以飛馳100公里/小時的列車,必是千萬精密部件彼此協同工作方成,而操控盤就是讓這種協同順利進行的必要保證。
第三站:NOCC
NOCC,Network Operation Control Center 網絡運營中心,在香港稱作OCC。如同深圳地鐵17條線,323個站點的神經中樞,它是整個系統最為重要的「中央大腦」。
震撼!是所有人進入中控大廳的第一感受,甚至震撼都無法表達似我這樣的地鐵小白被場景擊中的感嘆!這座城市每日承載幾十萬次人流的公交動脈,就這樣直觀的、毫無修飾的、坦然呈現在面前!
碩大的屏幕佈滿整座控制大廳的壁牆,所有地鐵線的信息都在屏幕上,以簡潔易讀的方式顯示出來:跳動的紅燈表示有列車正經過某站,綠色線段則是有列車在其間運行,而黃色線段則表示該線路段暫時空置。
中控大廳中部是很多排工作枱,工作人員在各自工位上對着小型顯示屏,關注着自己職責範圍的線路。諾大的空間看上去十分繁忙,卻又有條不紊安靜如斯 ——不知怎地,這情景讓筆者想起了科幻大片,那虛擬和現實的場景交織,那無處不在卻複雜無比的操控界面,那科技設備和人共處一室的畫面——也許那算不得科幻,眼前的不正是?這日日鮮活着、時時開動着、穿梭聯繫起整座城市的動脈,就在眼前!相信隨着數字雲平台和智慧城市的逐步搭建完善,不僅僅是地鐵,城市的其它公共管理都可在虛擬的中控中心實現統一調配、達致資源利用的最大效益。
體會
接下來的行程,是真的要走入生產第一線,看看這些車輛如何被設計生產出來。借着列車上慢悠悠的好時光,寫一點這兩天筆者乘坐深圳地鐵的感受:
深圳不少地鐵線路的換乘設計,參照了港鐵在本港同站台對面換乘的方式,而非很多一線城市採用的上下樓層換乘;相比較而言,此種方式效率、方便度、乘客體驗感、無障礙友好度等,都好很多。此外,不少線路設置有弱冷車廂,供女士和體弱者使用,對乘客差異化關懷的同時,也是優化了能效,這一點是對本港地鐵的有益啟發。技術和經驗的交流從來都是雙向的,只有拓寬思路、開放彼此,方能相互成就和成長。
此外,在港搭乘地鐵,有一套長久以來形成的社會共識來規範行為:有序排隊、先下後上、車廂內不大聲喧譁、戴耳機接聽有聲內容避免打擾他人、不隨意丟棄垃圾、不進行餐飲,等。這些看似微小實則非常影響搭乘體驗的行為,如果匯集在一起就是一本「文明搭乘地鐵」的指南。
隨着內地越來越多的城市興建及開通地鐵,相應的行為指南建議隨之而行。畢竟,硬件的舒適度很大程度上需要軟件的加持,而軟件無外乎自己的和帶給他人的乘坐體驗。只有每個人都規範了自己的行為,才會創造出每個人都喜歡的社會環境:這一原則適用於地鐵乘坐,也適用於任何公共場所。
第二日:株洲機車
第一站:株機的歷史和今日
作為最早成立的電動機車的重點國企,早在建國初株機已經挑起鐵路機車自主設計和製造的大樑。之後,順應時代發展,在一次次轉型和自我改革中,株洲機車始終保持了這份創造力。再之後,在一輪輪走出去的嘗試中,這份獨創和自主讓他們贏得了海外客戶,積累了應對不同市場的經驗。
參觀日程十分豐富,寫幾點筆者印象深刻的:
第一,「傳奇株機」多媒體展廳,以株洲機車為核心分佈了上下產業鏈及周邊製造的田心小鎮整體規劃模型,展示着「產業製造產業集群」的決心。這也是內地一方產業帶動一村、一鎮、一市、一地區的典型範例:展廳一側如字似畫的「百年田心」四個大字,出自黃永玉老先生之手,和百年株洲機車一樣,他們都是經過了歲月卻初心不泯的人!
第二,歷年重點車型的車模展示:從復原的歷年車模看得出,機車的設計風格也在不斷演變;顏色漸趨簡潔,造型日益流線,因功能而成就的外觀本身,是對自然力之最好的呈現。未來的工業設計也必然是功能和美學的更好結合。
第三,智能轉向軸生產車間:作為高速列車最為重要的組件之一,轉向軸的設計完成度、加工精密度、工藝完善度等,都決定了這件產品甚至整架車體的安全。車間內幾乎看不到人,生產線的自動化水平已經達到一定比例。現場看到若干條焊接工藝加工線,採用部分自動化、部分人工的方式結合,算是對技術要求較高的生產線的積極嘗試。在車間的出口,有剛剛從生產線上下線的成品,旁邊擺着作為「標準樣件」的成品示範:講解的工程師很謙虛,認為兩者對比仍然存在差距,精工製造需要更多的努力。
在場有團友問及「智能化製造取代能力技工增加了失業率」的問題:筆者認為,這是該有的危機意識,卻並非有建設性的思考角度。如同歷史上若干次技術革命,每一次都會出現各種憂慮和恐懼,然而幸運的是,面對未知總有人敢於先行。在先行者看來,探索未知領域本身,已經足夠有吸引力!是這些人,一次次將技術躍升化為發展源動力,創造出更多的可能和機遇,產生了更多的崗位和職業,而非相反。事實上,工作機會在某一領域確實減少了,但會在更多新的領域產生。「擁抱變化」是人類面對的永恆主題,只不過在某些歷史片段中。變化來的更迅速更廣闊,而作為年輕人這更是人生中須積極面對而非害怕逃遁的必經課題。
某種程度上,個人發展和企業、城市、國家一樣,如果長期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區享受當下的成果,就會漸漸失去對新興事物和市場的敏銳度,變得鈍感、固步、自負,失卻視野,最終喪失先機。
第二站:田心,株洲,城市發展
回程的路上和來自長沙並在株洲工作的本地人聊天,驚喜地發現,和「逃離北上廣」不同,在這裏不少人的選擇是在株洲或者湘潭工作,但把家安在長沙。
首先,三座城市離得很近,三四十公里的城際距離,即使暫時沒有城際交通(三城城際快速軌道交通已經進入實施階段),開車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其次,長沙的公共資源,例如醫療和教育,仍然是三者中最好的,也是很多人選擇在長沙安家的原因。
再次,也是最最重要的,三座城市的房價差別沒有誇張到普通人無法承受,雖然長沙房價物價略高,但努力工作的工薪家庭仍然是可以去負擔的,這一點對選擇一座城安定下來、特別是外地來打拼的年輕人,是十分友好的。
說到這裏,反思香港和很多一線城市,是不是可以看到一條另類的城市協同發展模式?畢竟,年輕人,不斷進入的年輕人、才是城市保持恆久活力的源動力。
感受
好多時候一個地區、一座城、一片城市群的發展,往往可以追溯到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的某個戰略性決策。無論是好的方面還是壞的影響,都需要經過時間的檢驗。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下,幾乎可以說,沒有政策是可以一成不變幾十年的。所謂戰略性目標,是依靠無數階段性的戰略修正慢慢接近再接近,直至達成。
筆者認為,耗時經年、期待通過天價聘請顧問、做厚厚一疊研究資料、在第一天就生成完美解決方案的願望雖然美好,但在如今多變的時代之下,已然不再適用。相反,制定好長遠戰略目標,即刻邁開步子、小步行先、及時回顧及糾偏、再大步一點、再大步一點、直到找到確定路徑可以加速跑起來 —— 關鍵在於有所行!
回看本港,搭建長遠戰略目標尤其是產業結合城市發展的戰略方向很重要,同樣重要的,是在各個方面邁出第一步的勇氣和決心!
無論是城市軌道交通還是高速鐵路,都是連結地區與地區、城市與城市的工具,它們都是公共運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雖然這些年新能源車被冠以「綠色出行」的急先鋒,但滿足短時間、集中、大規模人流運輸的,必然是公共交通工具,而後者正才是節能減排的重要保證。
如果公共出行可近乎比肩私家車出行的方便高效,卻經濟實用很多,相信絕大多普通市民會將公共交通作為選項。前提是,合理高效的公共交通線路規劃、友好的換乘設計、舒適的候車乘車體驗,以及準時準點的中央調控。香港多年的運維經驗,內地快速成熟的智慧平台,如通力合作,相信公共出行系統會不斷被完善賦能,走入更多市民的日常生活。
作者宋琳是執業建築師、香港新方向成員。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