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福島核污水有多污?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福島核污水終於排放了,究竟這些污水有多污?連月來媒體報導的篇幅不少,但最大問題是沒有量化。劑量決定毒性,用內地科普界說法,脫離劑量講毒性是耍流氓。

來稿作者:庸人

身在輻中不知輻

先來科普一下,這樣才能更好理解核輻射。

香蕉含豐富的鉀,鉀天然地含0.012%帶輻射的鉀40,會放出貝他及伽馬射線,半衰期為12億年。吃香蕉危險嗎? 不,一隻一般大小的蕉約有0.1微希(µSv)的輻射,這輻射量對人影響微乎其微。而人生於世就無可避免接受到輻射,全球平均每年的背景輻射約為2.4mSv,即是2400µSv,食物的鉀、空氣的氡、坐飛機時的宇宙射線、甚至海水都有輻射,天文台監測香港海水的數值約10000貝可/立方米(Bq/m3),當中九成以上是鉀40,游水時喝了幾口海水也會有輻射,但同樣,對健康影響甚微。很多人是身在輻中不知輻。

處理水vs核污水

無論名稱叫甚麼,關鍵還是經處理後的水含有多少核素,量是多少。按日本說法,現時那134萬立方米、一千多桶的核污水,會經ALPS處理,再稀釋才排放,留下來的主要是氚及碳14等幾種核素,跟一般核電廠排放的差別不大。如果真的只留下氚及碳14,排到海裏影響多少?

早有外國及內地專家以不同模型模擬排放核污水後氚的擴散狀況。由於福島在日本東北,太平洋洋流是向東的,核污水主要影響是北太平洋,數年後到達北美西岸。最高值約0.1至1Bq/m3,太平洋背景值是50至200Bq/m3。

中、韓在日本西面,影響更少。韓國KAERI及KIOST的模擬,濟洲增加的氚約0.001Bq/m3,背景值是172Bq/m3,即是估計氚會增加10萬分1。中國學者的模擬(以及此參考),上海的氚都是增加10萬分1至萬分之1。

其實全球所有核電廠都排放氚,1年6000TBq,福島分三、四十年,每年22TBq,比福清、大亞灣等核電廠都少。法國的La Hague核廢料再處理廠1年就排放1500TBq到英法海峽,比福島氚總量還多。碳14呢?估計太平洋有1800萬克碳14,福島的總量約1克

吃福島海產的風險多大?

2021年學者Roman Bezhenar的論文作了模擬。他以東電公布的1000桶核污水中的不同核素濃度,及用福島海邊最高污染量的四乘四公里範圍(雖然這裡實際上是禁捕魚區)的五類海產估算,假如核污水只剩下氚,每年吃37.5公斤這裡的海產,吃50年,終身等量劑量是0.02µSv,相當於五分一隻蕉。計及桶內其他核素也排到大海,吃50年這裏的海產,終身等量劑量是5.3µSv,相當於50隻蕉,換言之1年吃37.5公斤的福島海產,輻射量大概等如吃1隻蕉。坐1小時飛機輻射量約為3µSv,香港來回東京1次需時9小時,輻射量約等如27µSv,即是9500公斤福島海產的輻射,帶手信回港遠比坐飛機的輻射低。

假如東電的數據不準確,污水桶內的核素不止公布的呢?清華大學學者Liao Huipeng一篇待評審的論文,以出事核反應堆的核素總量計算,這假設所有熔解的核心核素都在桶內污水,忽略了有剩餘; 311後核電廠曾氫爆,釋出部分輻射核素到大氣;2011至2013年福島洩漏約40萬立方米未經處理的核廢水到大海及地下水。即使以這誇大了的模型計,假如ALPS未能除去氚、銫及鍶,吃福島海產50年的總輻射劑量是1.6mSv,約等如50年每天吃1隻蕉,或每年坐飛機香港來回北京1.5次,或每年香港來回北海道1次。

模擬歸模擬,一切還看實際檢測。政府說為安全起見禁日本十都縣海產及加強抽測,這也無可厚非。但之後要按檢測結果行事,最好先公布日後撤銷的準則,而不是以檢測作擋戰牌,檢測個三幾十年沒超標仍不放行,到時港府又成功趕絕一個行業。香港2011至2021年驗了75萬個日本食物樣本,無一超標,但至排污水前仍在禁福島食物。其實日本自己驗的海產,自2015年後沒發現銫超標,日本的銫標準是每公斤食物100Bq,香港跟隨食物法典委員會是1000Bq,日本驗不出,香港很難找到漏網之魚。政治不應凌駕科學,否則刺身、壽司師傅可能要再培訓轉行做輻射監測了。

作者筆名庸人,是資深新聞工作者。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