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珊|厚植家國情懷 由「深化」了解國家開始
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給香港培僑中學高一年級全體學生回信,給學生的親切勉勵成為新聞焦點之一。香港青年工作歷來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疫情過後又逢暑假期間,兩地青年交流活動又再度活躍起來,但如何避免過往大量青年交流活動最終成為學生暑假的「平價旅行團」,而促進了解的成效卻不甚了了,筆者認為關鍵在於是否將項目做到「深化交流」。
來稿作者:楊莉珊
筆者所服務的香港優質師友網絡(QMN)將「深化交流」融入到具體的青年服務計畫當中,當下也正帶領約100名來自將軍澳各間中學的中學生,這批學生透過參加QMN的「Grows Together職場有你」計畫,過往幾個月在香港體驗了五種不同職業的職場工作環境。7月24日開始,他們將前往北京體驗為期兩周的內地職場,進一步體驗地產、互聯網、文化、傳媒等行業,當中部分行業與香港體驗的行業有所關連,可以互相印證,達到「深化交流」的目標。
筆者認為,「深化交流」應該有幾個層次,首先是知道,然後是體驗,之後是感受,最後是了解。資訊氾濫的今天,我們對大多數的東西都會有一個基本印象,但可惜我們往往沒有辦法第一時間判斷資訊的真與假,於是我們對很多沒有真正接觸過的東西往往存有一個「假認知」:我們以為我們真的知道,但其實我們對該事物的認知是錯的,至少是不完整的。
正如大部分出生並成長在香港的年輕人,輕易也能透過不同渠道接觸到很多相關祖國的資訊,可是片面、滯後甚至帶有偏見的資訊往往不能讓青年人客觀全面認識祖國,特別是國家發展速度日新月異。而青年與內地交流,過往測重點也放在交流的數量,忽略了交流的質量,導致花費了大量的資源推動了大批青少年到內地走馬觀花,卻未能更新他們對國家發展的看法,甚至無法發現他們對國家的偏見與誤解。
為避免資源浪費,QMN策畫的「Grows Together職場有你」計畫強調「深化交流」的宗旨,先透過專題講座、然後安排本地與內地的職場體驗,再伴隨有師友互動,協助青少年真正感受國家的變化所帶來的發展機遇,還有不同行業在香港與內地的發展規律,協助本地高中生更清楚掌握自己未來發展方向。
習近平在給培僑中學學生的回信中提到,得知你們通過參與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安葬儀式、與「天宮」航天員互動等活動,更加深刻體會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身為香港年輕一代的使命與擔當,我很欣慰。這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說明要讓香港青少年真正了解國家,不能單靠一次性的內地交流團,更不能單靠好山好水、美食美景來滿足「遊客式」的「知道」層面,我們更應該提供機會讓青年可以在內地社會當中體驗、感受,這樣才可以更新他們的看法,去除偏見,真正了解國家的最新發展。
QMN這次邀請將軍澳區的高中生回到內地,親身體驗內地的就業環境,體驗他們未來有意從事的行業,透過實地考察與內地業內人士交流,加上有師友隨團溝通輔導,可以讓學生更直觀感受到內地的職場變化與社會進步。誠如習近平主席對培僑學生的勉勵: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兩者結合才可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和現實國情,也才能深刻認識世界發展大勢,對自己、對香港、對國家都有所客觀且較深入的了解,然後結合自己的志趣,早日成長為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在明白自己人生路向後可以進一步了解,為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復興積極貢獻力量。
作者楊莉珊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