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明|香港是否真的缺乏外籍人才和外勞?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吸引外籍人才和外籍勞工(下稱人才和外勞)的問題無論中西,都是一把雙刃劍。好處是為城市提供新血、增加活力。壞處也很明顯,人才和外勞不但會分薄當地資源,還會導致當地的民怨增大。香港特區政府近期大力吸引人才和外勞,亦引發不少反對聲音。那麼,對於香港各界來說,香港是否真的缺乏人才和外勞?

我們不妨通過三組數據來探討一下。首先是本港現時的失業率為3%,外界質疑,3.0%失業率的背後是113,100名香港市民還未找到工作,為何還需要輸入人才和外勞到香港?

來稿作者:梁海明

從經濟學的角度,失業率為3%左右,已意味著是全民充分就業。而失業率在3%以下,則反映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曾發表論文指出,在充分就業的情況下,仍然會存在摩擦性的、自願的失業,這種失業率稱為「自然失業率」,意指勞動力市場和商品市場供求機制自發作用下的均衡失業率,亦即是「有人無工做,有工無人做」。

本港當前3%的失業率,事實上就是佛利民所指的「自然失業率」,本港也確實出現「有人無工做,有工無人做」的情況,根據香港總商會近日公佈針對人才短缺問題的問卷調查,有74%受訪公司錶示面對人才短缺問題,22%的公司,更指問題已持續超過3年。以及,有59%受訪公司表示欠缺初級管理職位,僅有1%受訪企業指高級管理職位有人才缺少問題,顯示本港大部分企業都有缺人困境,影響遍佈各行各業。

其次,在2019年至2022年期間,已有超過10萬名港人離開香港,令到香港的勞動力突然大幅減少。勞動力減少對本港經濟發展是否有影響?另一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Edward Prescott曾在其論文“Why Do Americans Work So Much Than Europeans?”中指出,在商業週期中,勞動力的投入只要減少3%,就足以引發嚴重的經濟衰退。

故此,如果未能快速解決大量勞動力離開香港的問題,以及吸引更多勞動力來香港,很容易引發香港的經濟危機。關於此問題,筆者曾於2021年接受訪問(《學者指港專業人才缺口大 倡准許分校學生來港就業》)就已公開指出:「光靠香港本地培養的學生,遠不足以支持香港未來發展的需要!」

香港的經濟競爭力大幅下滑

可惜香港特區政府動作始終「太慢」,大量勞動力缺乏已對香港經濟和競爭力帶來衝擊。譬如,瑞士國際管理發展學院近日發佈的《2023年世界競爭力年報》,比較全球64個經濟體,香港排名第7,較去年下跌兩級。在4個大項評級因素中,香港「經濟表現」排名下跌最多,從去年第15大幅下滑至今年第36。

第三方面,有經濟研究發現,一個城市的流動人口平均每增加1%,可為這個城市的GDP帶來0.54%的增長。因為這些流動人才不少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有其專業能力,除了能給城市帶來技術、智慧和先進生產工具外,還能立刻進入勞動市場,開始生產和消費,給當地經濟帶來潛在增長,所有當地市民長期都能享受到經濟整體增長所帶來的利益。

譬如,紐約之所以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是因為在紐約華爾街工作的人才和外勞,不僅來自紐約當地,也來自美國各州,更來自世界各地。又譬如,鄰近香港的深圳,創科產業十分發達,是因為他們的人才和勞動力不僅來自深圳本地,也來自廣東省,乃至全中國的優秀人才。

通過上面的事例,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城市的成功,除了本地優秀人才和勞動力之外,亦要吸引更多其它地方的人才和外勞,共同為這個城市去打拼。而且只有通過吸引更多人才,將當地的產業發展壯大,當地的市民未來才會有更好的工作機遇和發展機會。

故此,香港未來要與紐約、深圳展開競爭,只依靠香港本地優秀人才和勞動力並不足夠,還需要大量外籍人才和外勞。

當然,香港特區政府要大力引進人才和外勞,還有不少可以改進的空間。正如有本港輿論指出:「對於官員解說不足,數據又拿不出,不只勞方看不過眼,許多市民也難以理解——好像只得商家在拍手。」

須利用「中熟人才」的彈性和適應力

對此,筆者建議,特區政府未來要大量吸引優秀人才和外勞,至少須避免四大誤區。

其一,不能僅通過高薪、優惠政策吸引人才。國際人才如果受高薪吸引而流動的話,都只會聚集在大企業和富裕的國家和地區,而不會選擇中小企業,新興國家和地區,那小企業如何變成大企業,新興國家如何變成發達國家?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一線城市,有一類高端人才:他們或是早年創業賺了一大筆錢之後,過著半退休狀態的生活,或者是從一些國際跨國企業退下來的高級經理人。這些人很多年紀不算太大,手中也不那麽缺錢,又有豐富的企業經營經驗、管理經驗,又或者擁有非常豐富的專業技術底子。這些國際人才或民間高手,要不要為香港服務,更多考慮的是特區政府和企業能不能提供足夠大的舞台,能不能提供足夠好的軟環境,能不能給人才足夠多的尊重和信任。

加上,無論是國內外的高端科創人才,還是天使和風投基金人員,都是各地亟需爭取的人才,要吸引他們前往,憑借的不僅是香港優厚的政策或待遇,更重要的是要創造更多發展空間和商業機遇。對於國內外的天使和風投基金人員而言,哪裏有生意,哪裏能賺錢,就去哪裏。對於高等科創人才而言,哪裏有天使和風投基金人員聚集,他們就跟隨去哪裏發展,如果再加上優越的自然環境和寬鬆的工作環境,就更如同磁石般吸引著高端人才。因此,香港吸引人才要有新思維,需要以生意吸引人才,以安居樂業的氛圍吸引人才,而非僅以優厚政策吸引人才。

其二,香港不應只注重吸引頂尖人才,而忽略本身已經具備一定業務能力和經驗的「中熟人才」。這些「中熟人才」,重點不僅僅在於他們的技術能力,而是他們那顆渴望再往上一步,渴望做出成績的心。一旦他們擁有這樣的目標,同時保持著「中熟人才」的彈性適應力,就是本港未來發展最需要的一種能夠嫁接新、舊生命的新能力。香港特區政府必須懂得利用「中熟人才」的彈性和適應力,利用他們的優勢以融合新舊人才,才能建設起最有效率和行動力的團隊。因此,啟用「中熟人才」,現也愈來愈成為眾多國家、地區和企業的共識。

培養本土人才永遠更重要

其三,香港不能忽略培養本土人才。本港許多中小企業還停留在家族企業的層次,對家族、私人利益的興趣,遠大於人才培育,要求忠誠更甚於專業,就算是挖了一些國際人才來,也是內圈、外圈分明。這樣的企業到底是缺國際人才,還是根本無心培養人才、甚至排斥人才?企業會不會有長久的競爭力?我們必須意識到,培養人才永遠比尋找人才更重要。

世界的變化非常快,大部分人其實並不容易真正做到「與時俱進」,人的潛能更是難以被重塑。優秀的外來人才和外勞,也有相當大的比例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本土人才,尤其是年輕人才不但薪酬較低,可塑性也更高,他們的進步會比外來人才、有經驗的人更大,更快。

其四,在吸引人才和外勞的同時,要充分聆聽香港本地居民的意見建議,更多考慮維護市民的利益,以防讓本港市民感到被外來人蠶食了利益。與此同時,特區政府也應考慮加強對本港市民有關吸引人才和老勞的政策解讀與政策宣傳,確保市民正確理解政策,減少對政策的猜疑和不滿。

在人才和外勞普遍成為稀缺資源的今日,香港特區政府要通過大量人才和外勞,需拋棄過往的舊思維,在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方面下工夫。尤其是在當今的國際競爭的大格局中,人才和外勞的地位極其關鍵與微妙。如果一個地區只擁有資源或資金,反而容易引來各方爭奪。與此相反的是,即便缺乏資源的地區,只要擁有大量的人才和外勞,也能吸引資源和資金流入,並且充分加以利用,進而與其他資源豐富的地區競爭。這樣的例子在當今世界上比比皆是,非常值得全力特區政府和香港各界借鑒。

作者梁海明是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絲路智谷聚焦於粤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宏觀經濟等領域研究。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