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並施|香港需要多元人才政策
過往,隨着中國改革開放,香港透過高地價政策以及結合中國經濟起飛,累積了很多財富。回歸之後,雖然香港經歷過沙士(SARS),經歷過金融風暴,經歷過負資產、經濟下滑,但2019年財政儲備仍有34,204億港元 ,於全球219個國家及地區中排行第八。中國古語有云︰「財多身子弱」,香港政府儲備多但管治就衰弱了,「財多管治弱」。
香港雖然有資金但不懂培養人才。香港政府計劃發展創科產業,但經歷創科泡沫和2000科網泡沫爆破之後,基本上香港沒有發展什麼產業。因為香港是地產型經濟,賺金融地產的「方便錢」,反觀創科項目是「賺辛苦錢」,需要很多人才、資金和時間去鑽研。如何培養人才?對於有錢人來說,買人才是最直接快捷的方法。
香港政府是以「量」帶動經濟發展。政府擁有大量財富,沒有像新加坡一樣精打細算去運用資源。回歸之後,香港政府的公共工程不斷超支,例如沙中線鐵路、中環灣仔繞道、高速鐵路香港段,西九文化區等都變成超支工程。
香港過去「劃鬼腳」式管治,有時候被當作「楝篤笑」的材料,真的可以很荒誕。例如一輛食物車可能涉及十多個政府部門︰機電署、食環署、運輸署等。食物車政策的失敗,就是反映香港政府的失敗,連一輛食物車都做不好。而食物車正正就是創造旅遊資源和人才的實驗室和試驗場。你去泰國、台灣、日本看看,很多夜市和街頭美食,成功吸引外國旅客,創造了大量資源和人才。
超支基本上已經成為香港政府的常態,大量資源花費在大型基建工程,但軟件工程,例如人才培訓方面,就只是花錢辦研討會和講座、花錢去爭取英美大學排名。大學頒發更多學位,以為學位多就等於人才多,而沒有詳細研究如何培養真正的人才,社會需要什麼人才?
香港若要發展創科,經濟轉型,需要怎樣的人才?香港教育政策、考試制度基本上只是為醫生而設,醫生成為了制度的最高目標。其他做不到醫生的學生,就可能當律師、工程師、會計師。一路數下去,教師、社工、技工、藝術家,這些都是香港教育制度下的「失敗者」。政府推動各種形式的培訓計劃,例如「展翅青見計劃」、「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都是短期計劃。政府對於孕育人才的概念,就是投放一些資金安排課程給年輕人。兩三年之後,待他們不再是年輕人,政府的責任便完成了。什麼教育課程可以成為政府的資助課程,本身也是一個學問。課程要配合政府口號的需要。持續進修基金課程和和整體社會發展有沒有直接關係?
政府有很多計劃,像「就業展才能計劃」、「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體驗資助計劃」,這些計劃能夠培養什麼人才呢?現在各行各業都叫苦連天,就是招聘不到足夠願意長期工作和有能力的人手。於是乎企業自設學院,例如港鐵學院。還有一些行業自身做人才培訓,例如香港國際航空學院和金融學。
那麼負責培訓本地技工的職業訓練局(Vocational Training Council)在做什麼呢?原來,職訓局也要開設更多學位,認為有學位就等於有人才。
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教育經常開支為1,040億元。教育花了那麼多錢,但是香港幼兒教育基本上是空白的。政府只有津貼式的學卷制,沒有正規的幼兒教育。試問不重視幼兒教育的教育政策,又怎會是一個重視人才質素的教育呢?「贏在起跑線」應該是這個意思,先進國家對幼兒教育就非常重視。
香港自幼兒教育開始,就把它變成一種消費,父母花很多錢讓子女參加Playgroup(學前遊戲小組)、報讀國際幼稚園,學寫字而不是學思考,學樂器而不是學創意,扮大人說話而不是學習了解自己身體和外在世界的關係。
香港的人才培養政策和教育政策有哪些「特色」?第一,只關注西方英美的國際排名;第二,將技工訓練「學位化」,着重學術而輕視技能科目,歧視技工,令技工傳承出現青黃不接;第三,中學文憑考試(DSE)一試定生死,大學以成績為收生絕對標準,沒有多元的彈性的取錄準則;第四,沒有藝術、設計和體育相關的中學,以前有一些技工相關的工業學校,例如1961年創校的九龍工業學校,但因應1997年中學教育改革,該校已轉為文法中學。現在香港所有學生都只是為了應付文憑考試,而大部分考生都成為犧牲者,每年有幾多個學生可以考入醫科? 2022年中學文憑考試有五萬名考生,當中只有五百多位成為醫科學生。
現在的中學課程不是為培養多元人才而設。人才有很多種,有些適合做專業人士,有些則適合做技工。例如日本實行多元的人才政策,既有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這些精英大學,也有很多由大企業直接開辦與技工技能相關的職業訓練學校。而且日本着重「師徒制」,例如在日本做音響學徒,你需要入音響公司或電視台「跟師傅」的一種師徒制。而香港現在完全把師徒制消滅,以前香港某些行業曾經訓練出很多技工︰霓虹燈師傅、西裝師傅、鐘錶師傅、汽車維修師傅等。飲食業、首飾製造業、木工水電也都是師徒制。現在師傅關係被消滅,變成一個服務關係,學生交了學費,老師就要服務學生,令學生滿意。所以人才出現斷層,後繼無人。香港政府以為有錢便什麼都可以買到,買人才、搶人才,不需要人才政策,這是回歸之後累積的深層次矛盾問題。
政府的持續進修基金,為每位合資格人士提供25,000元的資助報讀合資格課程。有些人用利用進修基金學習駕駛車輛,但考獲駕駛執照後,多少人會投身入物流業、運輸業?做貨車司機、小巴司機、的士司機、旅遊車司機?政府有否統計這些就職數據呢?政府盲目地補貼這些所謂進修,究竟學員進修之後,能否提升香港人的競爭力?走高質量發展?政府不應將資金像「仙女散花」般亂投,要集中精力,在不同行業,技工也好、服務業也好,培養出精英。香港表面上好像着重精英主義,但其實是非常之平庸和不懂得如何培養精英。
新政府換屆後,突然間變得很急,迫切地要「搶人才」,要輸入很多外地人才。那麼香港這733萬人口裏沒有人才嗎?下一步應該怎樣做?有以下的建議︰
第一,勞工署現在負責的職業訓練計劃,應該由僱主主導,而不是這些派錢式課程培訓。
第二,勞工署應該和業界,尤其是政府重視的創科業和旅遊業等,設立一個的「人大才數據庫」,並由勞工署負責統籌。
第三,勞工署應該提升為「勞工及職業署」,負責與業界對口,設立整體的就業培訓政策。
第四,教育局轄下的職訓局與及各家大學,應該要有一個比較系統性的分工。例如香港大學已變成一個教育集團,衍生成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國際學校、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保良局何鴻燊社區書院等,一間大學分支成幾間大專學院,是否有效能?
第五,大學和VTC應該主動擺脫目前的聯招「金剛箍」,大學大專應獲賦予更多自主權,決定怎樣的收生標準,而不再是統一聯招。各間大學應發展自己特色,並應學習日本和內地,大學和企業和政府部門直接合作,研究人力資源、運輸、電子商貿等項目,很多原本外判給外國公司的研究項目,便可節省資源,交由學術機構聯同企業負責,引進更新想法和技能。
作者胡恩威是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江蘇省政協委員、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