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然|從産品國際化到標準國際化
行政長官率領官員和立法會議員訪問大灣區內地城市,第一站是深圳。我以此開始談談港深合作和香港優勢的再思考。
大灣區戰略行業的誕生
2023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在宏觀大周期下行和後疫情時代的拖累下,呈現疲態。在較爲低迷的宏觀背景下,中國2023年3月出口總額逆勢增長14.8%,其中電動汽車出口增速超過80%,成爲出口增長的新動能。我們在深圳第一站參觀的是比亞迪汽車總部,這是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的主力軍。該公司擁有先進的電池製造、電源管理和整車製造的技術儲備;新能源産業鏈是一個上下游鏈條很長的産業。我國高端製造出口全球,配套的電池生産、充電網絡、電源安全、自動駕駛等標準是否也能够同步輸出?
兩組亮眼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是中國發展新動能的可能性。培育並且投身於未來能够推動經濟全面健康發展的新動能産業,是未來一段時間面臨各種風險的必選題。而要做好這道必選題,深港深度融合是其中的必經之路。
橫向來看,全球領先灣區的亮點,無一不是其領軍企業以匯聚全球優質資源要素,打造出具備全球影響力的戰略性行業。而戰略性行業的重要標誌,就是是否能够制定該行業的全球標準。三藩市灣區以高科技研發馳名,雲集谷歌、蘋果、Facebook、惠普、特斯拉等科技巨頭企業,成爲響噹噹的世界「科技灣區」,全球信息科技的軟硬件技術標準幾乎都源於該灣區。紐約灣區以世界金融樞紐著稱,擁有紐交所和納斯達克、摩根大通、高盛以及摩根士丹利等赫赫有名的金融機構,猶如世界金融的心臟,全球金融交易標準和規則都齊聚紐約灣區。東京灣區以發達高端製造産業聞名,匯集佳能、三菱重工、索尼、東芝等大型企業及研究所,貢獻了衆多工業生産領域的行業標準。
當兩個出口數據向我們展示新能源産業的蓬勃生機,我們看到了新能源産業或許能够成爲粵港澳大灣區的具備全球影響力的戰略性行業,而成爲具備全球影響力的戰略行業的關鍵一步,正是能否推出全球認可的標準體系。
香港未來的核心角色和地位,從過去引進來資金、技術、標準,轉變成爲推動中國産品、技術、資金和標準的國際化。
從産品全球到標準全球化
這一過程中,必須有深港優勢的融合。利用好香港的既有優勢,推動中國新能源相關標準成爲全球標準,推動新能源産業從産品全球化邁向標準全球化,進而掌握新能源産業的全球影響力。同時,也要清楚認識到,香港未來的核心角色和地位,也從過去引進來資金、技術、標準,轉變成爲推動中國産品、技術、資金和標準的國際化。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中國新能源産業和數字經濟從二十年前的篳路藍縷,艱苦草創,到現在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擁有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其中的滄桑巨變,反映着中國智慧造福全球的征程。同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過去很難想像到的場景,例如中國汽車産品力超越國外汽車,在今天都變成了現實。但其中洋溢着的機遇,一瞬即逝。對於戰略産業的標準全球化,更是要快速投入和回應。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華潤集團粵港澳大灣區首席戰略官。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