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聲道|頓巴斯俄羅斯人的一席話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2月上旬發推文聲稱:「克里米亞就是俄羅斯。進攻克里米亞就是侵略俄羅斯,是使衝突升級。烏克蘭……應該清楚,為打擊此類進攻註定會動用任意類型的武器。」所謂任意類型的武器,應該包括核武器。值得注意的是,梅德維傑夫在此提到克里米亞,但未提及(激戰中的)頓巴斯。對俄羅斯領導人而言,克里米亞與頓巴斯有重要區別——前者是俄羅斯無論如何不願失去的。
來稿作者:林原
2017年底,一位原烏克蘭高校教授對我表達過類似觀點。塞紀博士是來自頓巴斯的俄羅斯族人,移居加拿大後又學習心理學,與我家人是同學。他得知我對克里米亞問題感興趣後,表示願意與我交流。於是我們在寒冬之夜於多倫多一咖啡館見面。
我直接問塞紀,他認為克里米亞問題以後會如何解決。他說:克里米亞已經不是問題,它就是俄羅斯的。克里米亞對俄羅斯有非常特殊的意義。我插問這種非常特殊的意義難道是頓巴斯不具備的?他猶豫了一下,仍回答說「是」——他就來自頓巴斯。
塞紀又較為詳細談到克里米亞與俄羅斯關係等問題。當時他所說使我有如下看法:對俄羅斯而言,克里米亞不是「盤中的肉」,也不是「口裡的肉」,而是「咽到腹內的肉」——不會再吐出來。俄羅斯絕不願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做出讓步。
結合最近梅德維傑夫的推文(應反映普京意志)來看,克里米亞對俄羅斯而言有如「不能觸碰的紅線」。失去克里米亞,對普京在國內的威信會是極為沉重的打擊,也不排除政權會因此不穩。而頓巴斯與克里米亞有所不同:俄羅斯對失去頓巴斯的「承受度」會更高些,在那裡動用「任意類型」武器的可能性會更低些。
當晚我又問塞紀:烏克蘭不會放棄克里米亞,俄羅斯如何做到始終保住克里米亞?他想了想說,烏克蘭以後不會存在,也不應存在。我隨即問:他是否認為烏克蘭作為一個國家會被消滅?他予以肯定回答。
那時距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還有超過四年時間,我並未想到俄烏戰爭會爆發——畢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數十年間在歐洲沒有任何大國發動過戰爭(1968年蘇聯及其它華約國家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不能算戰爭)。我當時認為,塞紀所言反映出他對烏克蘭政府較為敵視,這樣在特定問題上觀點表達未必很理性。對此話題,我們談論並不深入。
塞紀那些話當時給我的印象是,有些頓巴斯俄羅斯族人願看到烏克蘭不復存在。現在回顧他的話,或可做進一步推論:2014年頓巴斯戰爭爆發後,有當地俄羅斯族人預見到以後俄羅斯軍隊遲早會進攻烏克蘭(目的在消滅烏克蘭)。那晚如果與塞紀博士深入討論相關問題,或許對俄烏戰爭的爆發,我會提早有所認識。
關於俄烏戰爭及其前景,目前多數論者往往忽略烏克蘭東部俄羅斯族人的立場與願望。至少部分烏東俄人,對烏克蘭政府非常敵視,並堅決站在俄羅斯一邊。他們(及其武裝)對俄、烏雙方在頓巴斯等地交戰進程,並非毫無影響。而俄羅斯軍隊在烏東的軍事行動,似不應完全視為客場作戰。
至今我能記起,塞紀說話聲量漸大。我不禁看看周圍顧客——似乎都是本地白人。談起克里米亞與頓巴斯等話題,這位前烏克蘭高校教授難以始終保持平靜。不過,他所言使我對這類話題有更深入認識——包括俄羅斯在克里米亞與頓巴斯會表現出有差別的「領土意志」,等等。目前及以後其它國家(包括西方國家)在思索俄烏戰爭當如何結束時,應會充分注意到這一點。
作者林原(Rongjie Lin)是歷史學博士,旅加時評人。文章原題為「頓巴斯俄羅斯族教授談克里米亞」,現題為編輯所擬。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