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點論政|一起打造更綠色未來
這幾天,一件超巨型的貨物經海路從珠海運到本港石鼓洲外海的人工島,那是一份重約6千公噸的機電設備組件,是香港第一座處理都市固體廢物轉廢為能設施的預製部份,屬於全球同類型組件中最大的一個,而設施餘下的機電設備組件,也會在今年之內陸續付運到港。
來稿作者:劉仲恒
香港地少人多,堆填區不敷應用是我們在中學教科書裡就已經得知的問題。為了長遠滿足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需要,建設轉廢為能設施成為要在2035年達到「零廢堆填」目標的一個重要舉措。筆者查閱過環保署的資料,現在正在建造的第一座轉廢為能設施叫做I·PARK1,預計在2025年投入服務時,每天可以處理3千公噸的都市固體廢物。設施的做法是焚燒廢物,在過程中回收廢物的能源而產生電力。根據估計,I·PARK1全面運作後每年可輸出大約4億8千萬度剩餘電力,足夠10萬戶家庭使用,絕對是個可觀的數字。
目前,香港每天要處理約1萬1千公噸都市固體廢物和4千公噸建築廢物,在當下I·PARK1尚未運作的情況下,我們唯一可做的就是把這些垃圾送到堆填區。對於香港這個地少人多的環境,這當然不是個理想的處理方案。使用堆填區不但佔用寶貴的土地資源,而且還會破壞景觀、滋擾居民、影響其他動物的棲息和釋放出甲烷。甲烷對環境所造成的傷害,比二氧化碳還要嚴重,甲烷會比二氧化碳吸收更多熱量,從而讓全球暖化的問題進一步惡化。
隨著人口的自然增長和疫後經濟活動的復甦,筆者相信光靠一座I·PARK1也不會是夠的,政府很可能需要開始規劃建造第二座類似的設施,才能最終達到「零廢堆填」的目標。在目前有充足的轉廢為能設施啓用前,我們仍然必須依賴堆填區來處理每日巨額的都市固體廢物。雖然政府計劃有限度地擴建堆填區,以通過增加現有堆填區容量的做法來應付短、中期的需要,但我們作為市民,心裡也必須有個「正念」,就是千萬不可因為政府將有限度地擴建堆填區和建造轉廢為能設施,就肆無忌憚地製造垃圾。我們必須做到全民減廢和循環再用,從源頭減少廢物,那才是正道。
作者劉仲恒是放射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公共衞生碩士、香港再出發共同發起人。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