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平衡披露ESG政策 推動物流業可持續發展

來稿|平衡披露ESG政策 推動物流業可持續發展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黎基雄、于承忠

隨著環境、社會及管治(ESG)議題日益受到全球關注,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物流業的可持續發展,計劃在短期內公布物流業ESG路線圖,協助企業實現碳中和目標。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很多上市公司及大型企業近年已積極推動及實踐ESG。然而,對許多物流業中小企而言,如何在有限資源下開展ESG,同時維持營運效益,仍然是一大挑戰。最新研究顯示,平衡的ESG披露策略不僅有助於維持客戶關係的穩定性,更能為企業創造長遠價值。

ESG披露平衡的重要性

最近,香港理工大學航運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相比單純追求ESG評分的提升,企業更應該注重在環境(E)、社會(S)和管治(G)三個範疇的披露上取得平衡。研究指出,平衡的ESG披露對企業的資源投入、科技創新和訊息披露的可信度皆有正面影響。企業應避免過度專注單一ESG領域,以確保披露資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也需同時把握AI技術去提升ESG管理效率。研究發現,那些能夠在這三個方面取得平衡的企業,往往能夠建立更穩定的客戶關係網絡,更能為企業創造長期價值。此外,當企業過分強調單一ESG範疇如環保或僅追求整體評分時,往往會導致資訊失真,增加漂綠(Greenwashing)的風險。這項發現對於香港眾多依賴穩定客戶關係的中小企具有重要啟示。

環境保護(E):創新科技引領減碳之路

在減碳節能方面,香港物流業正積極採取多項創新措施。以現代貨箱碼頭(MTL)為例,作為香港首家轉用電力龍門架和車輛的碼頭營運商,公司更率先試用氫化植物油(HVO),展現其在環保方面的領導地位。MTL設定了明確的減排目標,致力於2030年前將直接溫室氣體排放減至零,並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在航空領域,國泰航空通過推行「企業可持續航空燃油計劃」,成為亞洲首個可持續航空燃油項目的開創者。此外,國泰航空與商界環保協會更牽頭發起「香港可持續航空燃油聯盟」,致力引領航空業減碳,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域以至全球的可持續航空燃油中心。在海運領域,地中海航運(MSC)則透過創新船體設計、優化航線規劃及探索清潔能源使用,全方位推進減碳工作。香港空運貨站(Hactl)同樣走在環保前沿,通過「綠色貨站協議」(GTP)計劃,以獎勵的方式協助租戶減少能源消耗。公司更與機管局和香港蜆殼有限公司合作,推出氫化植物油試點項目,預計可減少高達87%的溫室氣體排放。

社會責任(S):以人為本,回饋社區

在社會責任方面,香港物流企業展現了強烈的社會使命感。MTL積極融入葵青區社區,透過「現代貨箱碼頭夏日運動站」支持青少年發展,並通過「學校起動計劃」提升教育質素。Hactl則致力於創造共融的工作環境,與香港盲人輔導會合作,為員工提供按摩服務,並推出「Be My Buddy Buddy」計劃,打造月經友善職場。

國泰航空在員工關懷方面同樣表現出色,通過提供全面的培訓和發展機會,支持員工職業發展。MSC則透過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和應急響應機制,確保員工健康安全,同時積極參與社區公益活動。

管治透明(G):強化ESG披露,提升營運效益

在公司治理方面,香港物流業企業普遍重視ESG資訊披露的平衡性。研究表明,平衡的ESG披露策略能夠降低客戶網絡的不穩定性,提升企業競爭力。企業需要在環境、社會和管治三個範疇取得平衡,避免過分側重某一方面而忽視其他領域。以國泰航空為例,公司建立了完善的ESG管理框架,將可持續發展目標納入企業策略決策過程。通過定期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向持份者展示公司在各個ESG範疇的進展。

未來發展方向

香港特區政府即將發布的物流業ESG路線圖,將為業界提供清晰指引。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強調,政府將協助中小企按部就班實施ESG,提升香港物流業的整體競爭力。展望未來,香港物流業在ESG發展道路上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技術創新、成本控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然而,通過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相信香港物流業必將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為建設更美好的未來貢獻力量。

隨著香港特區政府即將發布物流業ESG路線圖,業界正迎來重要的轉型機遇。我們建議,在政策層面上,需要建立統一的ESG披露標準,並為中小企業提供必要的支援措施。在企業層面,則應該制定切實可行的ESG平衡策略,加強AI技術應用能力。在行業層面,更需要建立統一的標準和最佳實踐,推動供應鏈的協同發展。

作者黎基雄講座教授、于承忠博士分別是香港理工大學航運研究中心主任、顧問。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