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數碼化處理身後事安排︰人性化與適老化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馮廣榮

申訴專員公署公布主動調查行動報告,建議研究設立跨部門一站式網站,數字辦已聯同相關部門展開研究,並提出長遠研究在一站式專題網站開發個人化功能服務,例如可於網站設定個人醫療指示、晚期照顧等各項安排。筆者相信此舉對辦理身後事的家屬,帶來極大的方便,理應大力支持,與此同時我們應就着這項契機,提出更全面和周詳,並以「科技服務人類」為主幹,為市民提供更高效和人性化的服務。

提昇效率也提高「人性化」

安排身後事程序,並不單單是追求快狠準高效流程,要安排實務和處理相關文件身後事,同時也應考慮到家屬面對親人離世的哀傷。當然現在食環署的網站中,也附上不少面對哀傷情緒支援的資訊和相關求助方法。既然現在要提出一站式服務的網站,不如藉數碼科技化將服務更人性化一點,例如增設智能聊天功能。第一步可以更人性化地即時回應常見問題,並提供相關資訊。第二步可同時配合「智方便」和「醫健通」等其他數碼平台,因應病人病歷和分析,提出相關的自我評估問卷,識別因親人離世的高危人士。

有關文獻綜述哀傷風險因素,例如重性抑鬱疾患等情感障礙、低社會支援度、發現或辨認患者遺體(因暴力而死亡)等。另外,死者至親中,可以有三分之一人有抑鬱病狀,而自殺率在首年高企,影響可達五年。年老喪妻者,尤屬高危。假如能及早識別最需要支援的一群,可更主動提供資訊及相介入,並作出相應的支援。

數碼化同時也要考慮「適老化」

近年政府致力推廣智慧城市,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項也可以在手機或電腦上處理,出行、醫療、銀行服務也逐漸變得數碼化,長者需要重新學習和適應轉變。在處理身後事或晚期照顧等安排上,對於「雙老」家庭或者年紀較大的家屬,可能因為不熟悉相關數碼化流程而感到被邊緣化,甚至出現「數碼鴻溝」。在智慧生活下,我們不應忘記長者的需求和體驗,他們意願需要被尊重和聆聽,因此,相關配套同樣重要,例如另設大字版面設計和語音導航,並提供足夠支足夠支援,達致「數碼無障礙」。另外,政府應該加強宣傳教育,透過社福機構,康健中心等舉辦更多講座,讓市民更了解流程。

綜觀申訴專員公署提出的建議以及數碼化身後事處理的發展方向,應予以肯定,與此同時,也要努力確保各持份者也能夠方便地使用這些服務。

作者馮廣榮是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講師、美國死亡教育及輔導學會認可死亡學院士。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