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凱.傑語|再思香港——新國際形勢中的創新與定位
來稿作者:郭凱傑
年近歲晚,社會總會彌漫著回顧的氛圍。今年隨著市民收入、零售行業等逐步恢復、部分國際排名穩步上揚(如國際金融中心排名重上三甲),社會氣氛比起過去幾年已顯著好轉。不過,地緣政治挑戰依舊,尤其在特朗普重掌白宮後勢必對香港窮追猛打,可見香港遠未能自滿。特首李家超日前到北京述職時,國家主席習近平除了肯定特區政府擔當作為、務實進取以外,更表示全力支持特區政府「銳意改革,奮發有為,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也從另一角度表明了香港在波詭雲譎的國際形勢下重新定位並謀求發展的重要性。
當此之際,團結香港基金就與全球化智庫合辦了「再思香港論壇:擁抱中西 邁向南北」,邀得衆位專家學者聚首一堂,探討香港在新形勢下應如何自處並發揮自身優勢。當中,尤以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亞洲項目資深研究員黃育川博士的分享令筆者收穫良多。他指出中美交惡是歷史大勢使然:回看歷史上各個經濟巨頭佔全球GDP的比例更迭,每次有一方超越另一方必然引發地緣衝突。故此,當中國GDP佔比即將超越美國及歐洲之時,衝突無可避免——在表面上如反壟斷、安全、補貼等説辭以外,經濟話語權的變化才是核心。
美國是香港貨物出口的第二大市場及貨物進口的第四大供應地,故中美經濟戰當然會損害香港的經濟前景;也因此,近年來無論是特區政府還是商界都致力拓展東盟及一帶一路市場。在全球漸趨割裂的環境下,香港單純作爲超級聯繫人的定位早已不足夠,必須思考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為產業增值,如研發、融資、專業服務等;香港如能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在趨於二元化的供應鏈上必定能發揮不俗作用。
在上述市場以外,歐洲或可成爲中美經濟貿易戰時的緩衝地帶,不容忽視。歐洲在文化上固然與美國相對接近,但卻沒有稱霸的野心,也相對更願意與中國的科技創新生態圈進行互補。當芯片、人工智能、智能通訊等前沿領域已經成爲中美貿易禁區,中歐企業在此方面歷年依然有不少的合作。華爲與西門子早在2005年已經合組公司、專注於通訊技術研發及服務;在本月,寧德時代才剛與斯泰蘭蒂斯共同宣佈在西班牙合資興建磷酸鐵鋰電池工廠。此類合作在今時今日的美國根本不可能實現;内地尚且如此,香港絕對大有可爲。
科技與創新都是突破壁壘的重要手段,也凸顯了新質生產力的必要性。不過有趣的是,回看歷史,如果我們將全球國家的全球創新指數跟GDP增速進行比對,會發現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呈現有趣的反比關係。換而言之,創新指數愈高,經濟增速愈慢!那麽是否代表不應進行科技創新?
此現象可以透過宏觀經濟學中的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加以解釋。簡單而言,經濟產出可分爲財力、人力以及全要素生產率;當國家發展達到一定階段,不能單純透過增加人口或者投入資本推動增長之時,就只能透過科技創新等提高經濟效率(即全要素生產率)。換而言之。經濟放緩是因,而科技創新是果——創新不但是面對圍堵的突破之路,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經階段。
當此之際,香港必須積極配合、貢獻並推動國家創新,主動識變、應變、求變,方可克服國際大環境變化、本地經濟轉型等挑戰並在全球發展中繼續佔據重要的席位。相信在社會群策群力之下,香港定能守正創新、銳意改革,把握新時代新機遇,並為國家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郭凱傑是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亦是政府諮詢委員、大專講師及顧問、專欄作家。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 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 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