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珊|從「香港」到「中國香港」 大灣區新篇章將領銜主角
粵港深化經貿投資合作交流會11月25日下午舉行,由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的商貿交流大會促成了126個合作項目,總金額超千億元,涉及商貿投資、金融合作、現代物流、創新科技、綠色發展、低空經濟、文旅體育等多個領域。這場會議的高度遠大於一場商務洽談,更凸顯了香港作為大灣區核心引擎的引領作用。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新篇章中,「中國香港」將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潛力,領銜主角。
來稿作者:楊莉珊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中央高度重視的重大國策,自2015年以來,在中央的高度重視與主動關懷下,粵港澳大灣區奠定了堅固的基礎。而香港也在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走出疫情與黑暴的雙重陰霾。從疫後的發展可見,香港在政治生態上有深刻的變化,經濟社會上也有可觀的復甦。誠如中聯辦鄭雁雄主任所言,這是香港在飽經磨難後終於蛻變成「中國香港」的樣子,在制度創新的特區新時代,香港將進入前景廣闊,大有可為的新時代。
「香港」與「中國香港」的表述在字面上看似意義相同,但仔細咀嚼,政治意義卻是相去甚遠。「中國香港」更強調在一國基礎上的兩種制度,更強調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當中,發揮兩種制度下的獨特優勢來捕捉發展機會。過去的「香港」過度強調與內地的不同,忽視了「一國」的基石作用,最終讓這個國際大都會在2019年付出慘痛代價。
從「香港」到「中國香港」,這種轉變對於香港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國家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聚焦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上,要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對國家的整體發展進行深刻的系統性改變。這種改革將貫徹各個領域、各個層面,不但重視頂層設計,也看中問題導向與需求牽引,讓國家未來的方方面面都更有活力,在國際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棋局中,粵港澳大灣區的升級換代可算是整盤棋的關鍵局面之一,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新一輪發展過程中,有條件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這個條件來自得天獨厚的高度國際化,不僅在大灣區,乃至放眼全國,香港都是最國際化,最自由的經濟體(城市),在多個全球經濟排行榜中名列前茅。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香港排名升至全球第三位、亞太區第一位,充分肯定了香港的市場優勢和優越的營商環境,助力海內外的企業和人才關注大灣區以及內地廣東市場的無限機遇。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當各項深化粵港合作的措施相繼落實,可以預見香港可以發揮高度國際化的獨特優勢,鼓勵更多港商甚至外商進入大灣區來搶佔商機,與此同時,其他灣區城市的企業也可以利用香港多元優勢和專業服務加快「走出去」。這種與國際舞台高度契合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其他城市求而不得,卻是香港得天獨厚的優勢。
作者楊莉珊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