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推動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讓我國航空業邁向世界一流
來稿作者:于承忠
上月,中國民用航空局聯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關於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指導意見》,為中國航空業的未來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這一指導意見的出台,不僅彰顯了中國政府對航空業發展的高度重視,更突顯了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在推動國家戰略實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自十八大以來,中國的航空樞紐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從2012年至今,千萬級旅客吞吐量的機場數量從21個增長到41個,北京首都、上海浦東、廣州白雲機場的旅客吞吐量位居全球前列。這些成就展示了中國航空樞紐的巨大潛力和發展優勢。然而,與國際一流的航空樞紐相比,我國在戰略謀劃、樞紐競爭力、協同運行效率和國際運輸服務能力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關於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指導意見》的發布,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推動更高水平的國際航空樞紐建設。這份指導意見以打造定位清晰、各具特色、競爭力強的航空樞紐功能體系為目標,提出了到2025年、2035年和2050年的三個階段性發展目標。到2025年,將形成基本的樞紐功能體系,恢復運輸生產規模和國內外服務覆蓋;到2035年,全面建成功能體系,提升至國際一流水平;到2050年,實現一流航空企業和樞紐的建成,成為航空強國。
首先,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是中國實現航空強國目標的重要支撐。指導意見提出了「3+7+N」的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體系,明確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作為全方位門戶複合型樞紐的定位,同時確立了成都、深圳等7個面向特定區域的國際航空樞紐,以及若干區域航空樞紐。這一多層次、差異化的樞紐體系設計,將有效提升中國航空網絡的整體效能,增強國際競爭力。這種層級分明的樞紐體系設計反映了中國對不同地區發展需求的精確把握。通過打造不同層級的航空樞紐,可以更好地適應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國際化程度。這種設計也有助於優化航空資源配置,避免重複建設和惡性競爭,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優化利用。
其次,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將顯著提升中國在全球航空市場的影響力。指導意見提出要打造2-3家世界級超級航空承運人,這不僅有利於提高中國航空公司的國際競爭力,還將助力中國在全球航空業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培育世界級航空公司將有助於中國在國際航空政策制定中擁有更大話語權,對全球航空業的發展方向產生深遠影響。這些超級承運人可以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推動力,促進國際貿易和文化交流,進一步深化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繫。同時,這也將推動中國航空業在服務質量、安全標準等方面向國際頂級水平看齊,帶動整個行業的升級和進步。
再者,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城市國際化進程。航空樞紐作為重要的交通節點和資源集聚平台,將吸引更多的國際商務、旅遊和物流活動,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升城市的國際化水平。航空樞紐建設將促進周邊地區形成航空產業集群,帶動就業和技術創新,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對於內陆城市而言,國際航空樞紐的建設更是打開了連接世界的重要窗口,為這些城市的開放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動力。這不僅有助於縮小區域發展差距,還能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此外,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將推動中國航空業的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強調了智慧民航建設、空域結構優化等方面的工作,這將促進航空技術創新,提高運營效率,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智慧化的航空樞紐將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從旅客服務到航空管制的全面升級。同時,航空貨運樞紐的建設也將為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提升提供有力支撐,推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的發展,為中國外貿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最後,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是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通過完善國際航線網絡,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航空聯繫,中國將進一步深化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這不僅有利於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提升國際影響力,也將為世界經濟復蘇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同時,航空樞紐的國際化也將促進中國文化的輸出,增進中國與世界的相互了解和認知,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堅實基礎。
總的來說,《關於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指導意見》的發布,標誌著中國航空業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通過系統性、長遠性的規劃和建設,中國有望在2050年前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航空企業和航空樞紐,實現建設航空強國的宏偉目標。這不僅將極大地提升中國航空業的國際競爭力,還將為中國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同時為全球航空業的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後疫情時代,國際航空樞紐的建設更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促進國際交往的重要引擎,彰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和作為。
作者于承忠博士是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客席講師。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