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珊|中非攜手現代化 香港機會來了?!
印象中非洲很大很窮,但一翻資料才發現那裡共有60個國家與地區,3020萬平方公里土地,約12億人口且天然資源豐富,卻因長期貧困而被西方世界忽略。而新中國自建國以來就已經與非洲多個國家建立雙邊關係,中非關係的基礎成為未來深化發展的穩妥基礎。習近平主席在9月5日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講話,宣布中國同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系提升到戰略關系層面,中非關系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中非將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伙伴行動。
來稿作者:楊莉珊
這個「中非攜手現代化」的觀點既是願望也是中非雙邊關係的發展方向,香港也許可從中找到新的發展機遇。
中非關系是中國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從1956年迄今已走過60多年歷程。「中非合作論壇」合作機制自2000年開始,迄今已經舉辦六屆中非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國際局勢近年來發生了一系列重要變化,中非雙邊關系也面臨著新的問題與挑戰,這使得這次的中非北京峰會更受世界矚目,中非關系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更好面對挑戰以更上一層樓,成為會議焦點。
中非該如何進一步深化合作?如何用好「一帶一路」是關鍵。清華大學早前一個有關「一帶一路」的論壇上,學者指出許多非洲國家同中國的合作開始較早,許多合作的內容和發揮的成效都走到了「一帶一路」的前面,因此,非洲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小型「一帶一路」,中非合作中產生的經驗和教訓,都可以供「一帶一路」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實踐所參考。反之,「一帶一路」在其他地區的經驗也對進一步深化中非合作有借鑑價值。
「一帶一路」倡議作為中國未來外交戰略中重要的多邊外交理念,與傳統的中非合作有著互補互促的推動作用,但如何讓非洲朋友對這個倡議有更深層次的認知,是當前的挑戰之一。
另一個挑戰在於,非洲國家眾多且發展程度不同,對於與中國的合作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中非關係在實際操作上並不能「一本通書用到老」。「一帶一路」倡議在非洲落地生根,就必須要符合非洲國家的實際情況,使之能夠真正惠及於非洲人民,推動中非關系實質性發展。
港商能否在這個新的中非發展大藍圖當中找到新的商機?只要解決一個基本問題,香港其實可以在國家拓展中非關係的大局當中做出獨特貢獻。港商要拓展非洲市場,首先要深入了解當地,大多數港商對非洲市場仍存有「髒亂差」的刻板印象,殊不知當地發展極不平衡,貧困國家固然不少,但尼日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南非的黃金鑽石等產量也世界聞名,開羅、開普敦等大城市也是相當數量的富裕階層。天然資源豐饒加上人口普遍年輕,經濟前景可觀,如果不深入了解便很容易錯過當中的發展機遇。
深入了解非洲市場後,香港商人可以積極考慮承擔非洲市場各方商業勢力的超級聯繫人,因為港商既熟悉內地商業模式,對歐美等西方商業模式也了然於心。由於歷史原因,歐美等西方國家對非洲有很深層次的合作且開始時間更早,但也因為政治及文化差異,西方商界對中國在非洲的商業活動充滿警惕與憂慮,各方的不信任造成很多商機的浪費。港商有條件成為促成中國、非洲與西方之間三方合作的中間人,這也是當地比較欠缺的一塊空白。
非洲會不會是港商一個新的出路?機會留給有膽量、有準備的人!
作者楊莉珊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