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多元青年活動增見聞 倡加強支援職青
來稿作者:莊家彬
巴黎奧運完美落幕,不單成為市民近日焦點,港隊在這屆奧運會再創佳績,歷史性奪得兩金兩銅。其中,「劍神」張家朗繼東京奧運後,於巴黎成功衛冕男子花劍個人賽金牌,是這項比賽相隔68年再現衛冕神話,成為奧運史上男花衛冕第三人。同時,張家朗於16歲時受訪的片段亦被瘋傳,當中他提到接觸劍擊全因爸爸建議,因而參與暑期班。情況或與大部份青年暑期活動雷同,也是在在學時期對未來未有明確方向,而尤其是基層家庭學生及青少年,他們缺乏接觸及嘗試多元活動的渠道。筆者過去在不同團體、公職全方位推動青少年多參與多元活動,包括文化、藝術、體育運動及創科等等,了解讓青少年多走走、多看看、多體驗的重要性,而隨着本港青少年政策愈漸成熟,筆者亦建議政府可加強支援在職青年。
政府重視青年工作 活動百花齊放
現屆政府十分重視青年發展,更將民政事務局重組成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簡稱民青局),提升青年事務層次,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2年甫上任隨即公布《青年發展藍圖》落實青年工作。青年工作的核心是在於提供有利環境,讓青年看到未來,有才可展。
民青局轄下的青年發展委員會近年亦不斷推出不同活動,例如籌劃和推動的「青年節@HK」,當中包括8月10日舉行的「青年發展高峰論壇」邀請來自不同地區主管青年政策的領導、科技創新專才、創意產業專家、青年企業家、青年組織代表及業界精英等擔任演講嘉賓,討論並分享其寶貴經驗及最新發展。民青局局長麥美娟表示,今次論壇超過2400人登記出席活動,有近500人更是來自不同國家,內地亦有代表參加,反應超出預期,筆者認為值得將活動恆常化,並且加入小組討論等環節,收集參與青年在各方面的意見和感受,令活動更多元、更有層次。
同時,「青年節@HK」亦推動了各區民政事務署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予青少年,包括新興運動領袖訓練計劃、青年網絡義工計劃、青少年主題活動體驗營及青年街頭表演等。
此外,近年各青年團體亦舉辦不同內地交流及實習團,讓青年及早認識內地機遇及不同省市的文化等,例如筆者作為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執行主席,推動「百萬青年看祖國」主題活動,讓港澳青少年有機會到內地交流研習,全方位了解祖國最新發展,透過視、聽、學、玩等親身體驗,增加對祖國認識及身份認同,培育青年成為愛國愛港、具備世界視野、有抱負和具正向思維的新一代。
關注青年身心靈發展
2022年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指出,本港未來青年政策的建議重點,受訪青年認為「促進青年精神健康」(46.3%)、「挽留人才」(44.0%)、「改善青年的居住情況」(43.5%)等,這三方面亦是筆者從不少青年意見中聽到的,因此筆者建議政府在短期內應具體聚焦從這三方面著手支援。
首先,在促進青年精神健康方面,現時學校均設有駐校社工處理及支援青少年情緒,從不同報道以至電視節目可見,學校的欺凌事件屢見不鮮,加上學校一般懼怕影響校譽而傾向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期望教育局以及相關部門做好監督工作,以及設立懲罰機制以懲處瞞報部門。除了在學青年,剛踏入社會的青少年由於環境轉變亦易感到挫敗,筆者認為,政府可仿傚「共創明Teen」活動為剛就業、入職的青年舉辦師友計劃,擴闊其人際網絡之餘,亦可以汲取過來人經驗,適應轉變,尋找自己道路。
近年政府積極吸納高才、專才,推出多項優惠政策,同時,筆者亦期望有更多出台政策惠及本地人才及青少年,重建他們的歸屬感,例如寬減本地就業人士稅收,增加供養父母免稅額額度,為剛就業而經濟能力不足的青年減輕負擔。另外,亦可提升青年人學習意欲,增加進修資助及優化制度,持續進修基金進一步優化持續進修基金,容許夫婦共用,讓青年人及新家庭更靈活使用持續進修基金。
青年工作涉及的範圍廣闊,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同時我們也要為青年搭橋鋪路,實實在在解決問題,期望政府及社會各界繼續多管齊下措施完善青年發展,助他們奮力追夢,成社會注入無限活力。
作者莊家彬是天津市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常委、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執行主席。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