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言自得 |大學金榜,為何香港無一上榜?
大學最高的榮譽,就是招來美國的打壓。國內有19所大學登上「被美國制裁」的金榜,他們是大學中的「華為」,以尖端的科研,居然使世界第一軍事霸權感到國家安全受威脅而以舉國之力來打壓。香港有5所大學排名進入「世界100強」,但無一獲美國金榜提名,而國內19所獲美國金榜題名的大學,卻無一進入「世界排名一百強」。為何有如此落差? 衡量大學的卓越,應該相信「金榜」還是相信「一百強」?
全球大學裏,首家在校園內成功發射衛星並將其送達月球軌道的大學,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哈工大同時亦參與了長征七號、天宮二號、神舟十號、嫦娥五號、天宮二號等眾多載人飛行任務,亦參與了中國「超級天眼」的建設。它的校園裏有一枚真實的東風26導彈,配備導彈發射車,被譽為「具備核打擊能力的大學」。那是負責研發該款導彈的哈工大畢業生送給母校一百周年校慶的禮物。如此威風的大學,獲美國金榜題名,你有異議嗎?
今年6月最新的QS 全球大學排行榜,哈工大和香港浸會大學剛巧獲一樣評分,雙雙排名全球252,與「全球大學一百強」 相距甚遠。浸會大學能夠與哈工大並肩排名,作為浸大前協理副校長的我,深感光榮。
全國唯一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的重點大學,是西北工業大學。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兼嫦娥四號工程總設計師是該校畢業生;力壓美國F-35 戰鬥機的中國殲-20戰鬥機總設計師,是該校畢業生;還有中國運-20巨型運輸機的總設計師、中國空對空導彈研究院總設計師、都是該校畢業生。該大學製造了中國第一架無人機、第一台水下智能航行器。如此陣容,當然獲美國金榜題名。西工大校園有一座巨型雕像:一名男子,腰部以下身埋在泥土,在泥土上面的上半身俯首低頭把面孔埋在泥土,看不到他的臉,只見他雙手打橫托起寶劍。這雕像名叫:「 隱姓埋名,為國鑄劍」。
這所為國家鑄造神劍、為民族培育劍神的尖端大學,在QS最新的排名榜,榮登全球排名547。是五百四十七。在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榮登301-305。相比香港大學在QS排名世界17,中大36,科大47,理大57,城大62,都領先劍神大學五百個身位。不知底蘊,會以為本港大學一定是已經把人類送上火星,才能獲得如此遙遙領先的排名。是否有點搞笑?
但這絕不搞笑。特區政府的「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的計分制度,居然引用QS 和泰晤士高等教育這兩所商業排名機構的排名榜,如果申請人畢業於排名100強的大學,便可額外獲30分。這30分,足以決定申請人是否合符「 優秀人才」入境資格。特區政府如此重視QS和泰晤士這兩家商業機構制定的大學排名榜,有何依據?
同樣獲美國金榜題名的天津大學,在QS排名269,泰晤士排名201-205,遠不合「優才計劃」的資格,但該大學有一位貨真價實的優才來了香港。他名叫鄭漢鈞,天津大學工程系畢業後於1948年來港。那年代的英國仍然是傲佔全球四份之一土地的日不落帝國,天津大學的學位當然不獲港英承認,於是他投考英聯邦的工程師執業試,一考之下,是全英聯邦第一,等於是四分之一世界的工科狀元。以英國人的傲慢和對殖民地黃種人的藐視,他竟然被選為英國結構工程師學會副主席,創造了歷史。其後他成為立法會議員、行政會議員、多所大學的校董會主席。他出任房委會主席期間,帶領香港進入公共房屋的黃金歲月,他為香港創造廣廈千萬間,讓香港百萬寒士盡歡顏。但以今天特區政府的「優才計劃」,他連來港的資格也沒有。
順帶一提:鄭漢鈞的兒子鄭恩基,是浸會大學校董會前主席,破了父親的「副主席」歷史紀錄,成為英國結構工程師學會的正主席。父子兩人雖然沒有送人上太空的轟天動地,但切切實實貢獻社會,實實在在提升港人福祉。
獲美國金榜題名的19所國內大學,無一進入QS和泰晤士的「一百強」,從這19所金榜大學信手拈來的,都是為國為民開天闢地的大貢獻;反觀本港引以為榮的「100強」大學,究竟作出了什麼貢獻?說得出嗎?(其實也有的:理大研發的儀器助力嫦娥六號月背採樣、浸大中醫藥團隊在「天舟一號」 太空艙研究骨質疏鬆症)
商業機構排名的荒謬,我們不必氣憤,但必須糾正,因為它對本港高等教育的發展遺害深遠。涉及的不單是優才的輸入,更是對一代又一代學生、對一年復一年科研的滾雪球影響。
將商業機構的大學排名定性為「遺害深遠 」,絕無誇張。大學三大功能是培育人才、 學術研究和知識轉移以服務整體社會利益。三大功能都非常複雜,但人的本性就是希望有清楚易明、準確權威的指標來衡量複雜的個體。於是學生、家長、舊生、雇主、媒體、公眾,以致政府,都把「貌似權威,疑似準確」的排名作為衡量大學的黃金標準。事實卻是這些商業機構所採用的排名方法非常粗疏,既不科學,又不準確、且排名結果受商業因素影響。
本年6月,商業機構所作的排名榜公布之後,特區政府煞有介事發表正式新聞稿,稱本港大學排名高企,「 突顯本港大學教研質素表現卓越,當局感到非常鼓舞」云云。連政府都如此重視排名,無可避免對大學高層和校董會構成巨大壓力,逼使他們加入追逐排名的遊戲。大學一旦追逐排名,便導致管理層把精力時間和資源投放在有利於提升排名的活動,而忽略無助排名的活動,例如對大學生的品格和價值觀培養。大學生每年主辦的迎新活動內容粗鄙低俗,只是冰山一角。這是追逐排名結果,遺害深遠。
香港的科技及製造業只佔全港GDP份額的1%,反觀新加坡20%、深圳40%。香港這1%,大部份來自業界,而非大學。但就算把這1% 悉數歸功於大學,也就是1%。為何「 小小一個香港,擁有5所100強大學」如此榮光,但大學對香港GDP的貢獻如此微不足道?原因就是提升GDP不會提升大學排名。在學術期發表更多論文,才會提升大學排名。於是學術研究目的淪為追逐論文,而非提升GDP、或提升民生。這對本港大學的科研發展,遺害深遠。
拒絕追逐排名,能提升世世代代年輕人的素質,提升學術研究的貢獻,功在千秋。做法簡單直接。第一,政府帶頭,停止使用商業機構的排名作為優才計劃的計分方法。第二,政府停止引用商業機構排名來宣傳本港高等教育的卓越。政府因粗疏和偏頗的排名高企而「感到非常鼓舞」,是缺乏自信,是被盈利性的排名機構牽着鼻子走。第三,本港八大院校停止參與和贊助一切付費式的大學排名活動,包括付費與排名機構合作舉辦論壇,付費參與排名機構舉辦的展覽等。
上述糾正方法,有損商業排名機構的利益,定必導致本港大學的國際排名集體下跌,但會提升學教學和研究。當我們的畢業生都成為有國家情懷民族認同的貢獻者、當我們的科研團隊真正為國為民作出偉大貢獻的時候、當我們像19所金榜題名的大學一樣跌出全球大學五百強之後,我們會充滿自信的掩嘴一笑: 「噢!我們跌出了全球大學五百強?哈!我們忙着做探月研究從來不理這些排名玩意呀!哈!」
作者楊志剛是香港浸會大學前協理副校長、中文大學前專業應用教授。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