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點論政|「以僑為橋」 善用「一帶一路」機遇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劉仲恒

東南亞是港人的後花園,是旅遊的熱門目的地。而東南亞國家的華僑很多,特別是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這些國家。光是泰國,就有接近1千萬名華僑。

僑務工作是個大有可為的事業,特別是從商貿的角度來看。「搶人才」不是特區政府的重點政策之一嗎?其實,「搶人才」的範圍可以很廣,不限於內地眾多省市,其實東南亞華僑的下一代也有很多優秀的人才。筆者在海外就學時發現了一個現象,很多來自泰國、印尼、馬來西亞這些國家的華僑子弟,都很羨慕香港和新加坡這些國際大都會,希望能在畢業後在大城市闖天下。所以,香港在華僑子弟心目中是很有地位的。人才固然要「搶」,但我們也具備了很大的吸引力,招攬東南亞的華僑子弟來港發展,應該不會是件太難的事。

如果把僑務工作放進更大的框架裡看,就會更看得出其意義之重大。「一帶一路」 是國家在外交範疇裡的主導政策,而像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這些華僑多的國家,其實都是「一帶一路」重要的合作夥伴。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僑務工作上下功夫,實際上已經間接地幫助了國家在「一帶一路」方面的建設工作。積極配合國家的「一帶一路」政策,怎麼說都是一件大好事。

再說得實際一點,上述這些東南亞國家都是新興市場,在經濟方面的發展潛力非常雄厚。當下的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很多港商都正在努力為自己的生意找新的增長點。好好發展僑務工作,無疑就會為眾多港商開拓東南亞這個新興市場,創造新商機。港商在資金和技術方面比較厚實,如果為他們找到在土地和人力資源方面成本較低的新發展區域,肯定可以成為港商在生意上的新突破點。

所以,筆者認為「僑」和「橋」兩個字要放在一起理解才更有意思。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經說過:「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發展建設跟我們有這麼一大批心繫桑梓、心繫祖國的華僑是分不開的」。華僑同樣是炎黃子孫,跟我們血脈相連,即使僑居海外,家裡說得還是中文,還是叫孩子要學好中文。那麼如果要把內地民眾和海外華僑用一道「橋」聯繫一起,除了香港這個「背靠祖國、面對世界」的國家「門戶」之外,還有誰更能勝此重任呢?

人類社會是由不同網絡組成的,華僑雖然住在不同的海外國家,但由於血緣、語言、文化、鄉情的因素而形成了一個覆蓋全球的網絡,並在社會聯繫和影響方面都蘊含著巨大的力量,值得我們好好利用。更何況港商可以在「一帶一路」國策下,藉助華僑這道「橋」打開廣闊的東南亞市場,這在商貿和經濟的角度來看,對香港意義尤其重大。

作者劉仲恒是放射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公共衞生碩士、團結香港基金顧問。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