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方向|網約車十年:香港還需「繼續探討」到何時?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劉暢

網約車服務在香港已存在十年,其便捷、高效的特點,滿足了部分市民的出行需求,也為傳統的士行業帶來了新的競爭。然而,由於缺乏明確的法律規範,網約車在香港一直處於灰色地帶,運輸及物流局近期提交的《打擊非法出租或取酬載客活動及規管網約出租汽車平臺的研究》報告,雖然破天荒的提出了「服務多元,互利共贏」的大方向,但總體上還是原地踏步,缺乏數據支持和明確的政策建議,與市場發展和社會期待有落差。

報告隻字未提網約車現況

要制定良好的公共政策,詳實的研究報告至關重要,作為決策依據,報告理應全面客觀地反映網約車在香港的發展現狀,例如每日乘客數量、點對點每日運輸次數、營業額、對交通的影響等,並將其與的士行業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對網約車帶來的市民出行變化,與的士服務是否構成實質競爭,是否帶來了新的增量市場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清晰地數據基礎,可以對香港點對點交通服務的現狀有更清晰的認知,為政府制定更貼切的政策提供有力參考。可惜,報告對此隻字未提,反而仍然在泛泛而談各地規管情況和立法進程, 而這些地區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完成了網約車的立法規管。

另外,對於供求關係的評估,亦既對於現有的士運力,是否能夠滿足市民實際需求?報告雖然提及會考慮這些因素,但並未提供任何數據或研究結果。在現實中,的士業界實際運力和市民的合理需求之間是否可以完全匹配,如果不能,差距有多少。這是網約車立法時的重要考慮因素,甚至可以說是制定合理政策的基石。瞭解市場供需關係,以公眾利益為第一優先,才能制定出合理的網約車政策,實現多方共贏。

消委會七年前已提詳盡建議

報告在政策建議方面更是含糊其辭,除了提出要「繼續探討」、「繼續聆聽意見」之外,並沒有提出任何具體的規管框架或時間表。相比之下,早在7年前消費者委員會發表的《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市場競爭研究》就已經提出了一系列清晰而詳盡的建議,包括發放三種不同的許可證、分階段實施新體制、明確各方權責等。消委會的報告不僅提出了明確的政策建議,還詳細分析了引入網約車的好處和可能的衝擊,並建議政府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監管。該報告強調,通過引入競爭,改善服務質量,最終實現市場的良性發展。與運輸及物流局最新提交的報告相比,消委會的報告似乎更加清晰和完善,並且較為有操作性。

我們需要通過立法,明確網約車的定位,不僅是對現有服務的規范和釐清,更是創造一個健康有序的競爭環境。良性的制度環境也有助於吸引更多企業進入市場,避免網約車市場的壟斷,營造公平競爭的氛圍。這不僅讓司機獲得更多就業機會,也能為乘客帶來更優質的出行選擇。

網約車規管,是香港交通運輸體系改革的重要一環。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不應在這一領域落後於人。公眾期待一個明確的政策導向和時間節點,政府的研究報告,除了應該包括詳細的市場數據、深入的政策分析以外,更應該盡快拿出具體的方案和時間表,不能再一味「繼續探討」。 政府應以公眾利益為先,盡快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規範網約車平台的運營,為市民提供更便捷、安全、高效的出行服務。唯有如此,香港才能在這場點對點交通的革命中迎頭趕上,成為真正的「智慧城市」。

作者劉暢博士是香港新方向總召集人。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