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方向|政府公關應從本質出發——重新審視垃圾徵費的宣傳策略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劉暢

垃圾徵費,一個旨在推動環保、減少廢物的政策,卻在公眾的質疑聲中步履蹣跚。垃圾徵費醞釀近20年,經歷四屆政府,臨門一腳,卻因公關策略的失誤,讓市民感到困惑與不滿。最終再次暫緩,真正落實遙遙無期。政策的推行不僅是法規的落地,更是民心的凝聚和價值觀的重塑。當前,政府在垃圾徵費的公關策略上,似乎偏離了政策的本質與目標,過於強調收費和執行的細節,而忽略了「為什麼徵費」的核心價值和情感訴求。此舉無疑錯失了激勵公眾、凝聚共識的黃金機會。

從「怎麼做」到「為什麼」:公關要回歸政策初衷

從去年開始,推動垃圾徵費的宣傳廣告紛紛出街,無論是平面及視頻廣告,街站,甚至政府有關垃圾徵費主題網站,都不厭其煩地介紹垃圾袋收費標準、購買渠道、標籤粘貼方式等信息。卻鮮少提及政策的環保初衷和長遠目標。這種「重徵費、輕減廢」的宣傳方式,無疑會加劇市民的抵觸情緒,將政策簡單理解為政府的「斂財」手段。

政府宣傳中,嚴重缺失了最關鍵的一環:為什麼要推行垃圾徵費? 垃圾徵費作為一項經濟手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市民減少垃圾排放。然而,若將「徵費」以及「如何徵費」視為公關和傳播的重點,則無疑是本末倒置。這種「技術性強調」而非「理念性引領」的宣傳方式,無形中將公眾的注意力從環境保護的高遠目標拉低到了日常生活的瑣碎操作,導致政策初衷被淡化乃至遺忘。

情感共鳴:價值輸出的力量

臺北市在推行垃圾收費時,提出了「資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的口號,這種飽含環保情懷的表述,就很好地傳遞了政策的核心價值。政策的成功,從來不只是冰冷法律條文的貫徹,更是社會共識的建立與價值觀的共塑。垃圾徵費,其深層次的意義在於引領公眾生活模式的改變,這是一場涉及每個人生活習慣、價值取向乃至未來願景的深刻變革。

垃圾徵費的目標,是從源頭減少固體廢物產生,從而向著零廢堆填而努力,同時,源頭減廢,也可以大幅度減少需要焚燒的垃圾,發展足夠的轉廢為能設施,長遠擺脫依賴堆填區。一個無須垃圾堆填區的香港,是不是值得講好的故事?政府公關若能通過故事化、情感化的宣傳手段,展現廢物減量帶來的環境改善,惠及自我,造福子孫的方方面面,將更能觸動公眾的心弦,激發自發減廢的內在動力。

跨越「費用」迷思,垃圾徵費是投資未來

垃圾徵費絕非簡單的財政行為,其背後蘊含的是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執著追求和對後代福祉的深切關懷。因此,政府在運用公關手段的時候,應該讓公眾明白,每一筆徵收的費用,都是對更清潔環境、更美好家園的投資。同時,應結合實際行動,提供便利的回收設施、開展環保教育項目、鼓勵社區參與等,讓減廢成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集體意識。

新一屆的特區政府在公關、解說、回應大眾訴求方面的速度和主動性值得肯定,但在垃圾徵費一事上,環保署的解說能力讓人失望。政府要從根本上重新審視垃圾征費的敘事策略。垃圾徵費的本質,不應是政府尋求新的收益來源,而是讓香港向著「垃圾零掩埋」的目標而努力,造福當代及子孫後代。未來,政府在推行各項政策時,應該更加重視價值引導和情感溝通。與其單純羅列政策細則,不如多從市民的角度出發,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闡述政策的必要性和意義。只有真正贏得民心,政府的施政才能事半功倍,。

作者劉暢博士是香港新方向總召集人。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