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羅致光入閣 政府泛民大和解?
候任特首林鄭月娥的問責團隊正式亮相,一如外界所料,出身自民主黨的羅致光擔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成為新班子中唯一一個「外援」。公眾關注的,固然是林鄭月娥邀請泛民政治人物入閣,能否改善政府與泛民主派的關係。然而,如果安排泛民人士出任局長便以為可解決問題,則未免太樂觀了。
泛民人士入閣 不代表施政無阻
在今屆問責班子中,羅致光是一個備受觸目的局長。但是,泛民入閣其實早已並非新事,運房局局長張炳良、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也是泛民出身,至於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亦曾經是民主黨成員。
不過,羅致光入閣,對泛民人士出任政府要職,確有一些積極意義。因為如張炳良在2012年加入梁振英的問責團隊之前,他早在2004年已經退出民主黨,多年來都是以學者身份示於人前;陸恭蕙更早在2000年退出政壇,改為成立智庫,由她創立的民權黨更已經解散,成為歷史;至於馮煒光在民主黨時已是一個爭議性的人物,退黨時只是一個區議員而已。
相比之下,羅致光的泛民色彩則更為濃厚,他自民主黨創黨以來,擔任副主席和政策部部長等多個黨内職務,更被視為民主黨的「大腦」,對民主黨的政策倡議主張,深具影響力,而且他在獲得任命成為勞福局長前的最後一刻,才退出民主黨。可見對於林鄭月娥而言,以至對問責官員擁有實質任命權的中央政府來說,是否具有泛民主派背景,未必是加入政府擔任要職的禁忌。
兌現當選承諾 建立恆常溝通機制
羅致光入閣後,有人認為這將有助政府在重大決策「箍票」,拉攏民主黨派支持,但這個想法可能流於一廂情願。因為羅致光加入政府後,他的身份就有本質上的改變,成為了一個問責官員,而各個泛民政黨包括民主黨,則肩負著向官員監察、問責的責任,兩者矛盾難免。這就如泛民在南丫海難、高鐵一地兩檢、公營房屋供應短缺等問題,屢屢緊咬「老朋友」張炳良不放,馮煒光更常常與舊黨友筆戰。因此,羅致光加入政府,或許對政府與泛民主派改善關係有一些幫助,但作用恐怕有限。
因此,林鄭月娥若有意修補政府與泛民之間的關係,樹立施政新風格,應該要再想想辦法。一方面,林鄭月娥在當選宣言稱「建立恆常的溝通機制,為行政立法關係打好基礎」,這正正是現屆政府最為不足的地方。畢竟立法會有一半議席是直選產生,而且泛民主派的直選得票比例佔約半數,代表社會上相當大部分市民的聲音,惟梁振英與泛民事事鬥爭,才導致彼此關係破裂,令議會淪為政治「鬥獸場」,拖慢施政,添加社會戾氣。如果林鄭月娥兌現其承諾,和泛民主派建立恆常的溝通機制,將為修補行政立法關係,踏出正確一步。
廣邀賢能只是基本 吸納民意更加關鍵
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林鄭月娥應該廣納言路。在醞釀政策初期,已經要吸納包括泛民主派的意見。這不是單單在一些諮詢機構中,委任來自泛民的成員,而是整合他們的意見於具體政策之中,令泛民主派──以至泛民主派所代表的社會民意──成為政府制定政策時的其中一個重要持分者。否則如林鄭月娥在擔任政務司長期間領導的扶貧委員會,縱有不少來自泛民的代表,但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卻排斥來自泛民的意見,令整個扶貧政策的討論陷入沒完沒了的爭拗,淪為政府、泛民、社會多輸的局面。
現屆政府遺留一堆「舊」問題,政制矛盾、資助房屋供應落後、工時爭議、取消強積金對沖、還有羅致光關心的稅制檢討、人口老化等等,不一而足。新政府矢志要展現「管治新風格」,吸納各方人才入閣只是第一步,究竟能否延續下去,革新施政,還看林鄭月娥如何伸出橄欖枝,重建政府與泛民主派的良性溝通互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