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新加坡威脅論」虛實 對症下藥鞏固金融中心地位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香港上月在一項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由第三名跌到第四名後,「新加坡威脅論」一時驟起。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末在網誌強調上述排名較受短期因素影響,並且羅列數字表示香港仍然擁有國際金融中心優勢,呼籲大家「毋須妄自菲薄」,又表示「不用迴避不足,只須實事求是、針對性地制定有效對策」。

英國Z/Yen集團、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每年都會發表兩次報告,新加坡並不是首次在此一排名裏超越香港。過去七年的14期報告裏,兩者排名便是各自剛好領先對手七次。而在另一項由中國經濟信息社每年編製一次的《新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報告》,新加坡也曾於2014年至2015年間超越香港,只是後來香港重新趕上。在兩個排名裏,雙方始終不相伯仲,差距僅一、兩席之爭。

陳茂波指,坊間將香港和新加坡的金融業作比較時,僅依賴了一些「模糊印象」。(資料圖片)

排名弱項並非短期生成

近日坊間輿論關注香港與新加坡金融中心地位排名更替問題,多數都是希望借題發揮,爭取像新加坡一樣完全對外開放「通關」,將入境檢疫日數由「0+3」變為「0+0」。然而正如疫情早期就有人提倡的,金融行業運作未必需要親近接觸、大可在家工作,沒可能像旅遊、零售那樣受到防疫措施直接衝擊。故此金融中心地位一時升降,斷不應該輕易跟這一類出入境限制掛鉤。

相比之下,歷年排名細部指標反映出本港長期累積的一些弱點,更值得我們注意。《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2019年開始引入「金融科技」指標,至今的七期報告裏香港排名由第7名跌到第10名、得分由740降至690分;另一項「政府和監管部門」指項,更是由2016年的第6名一直跌到今年的第12位。像這類每況愈下的環節,才是我們要改善之處。

當然,單憑這些短期指數排名變動,肯定無法深入比較兩個地方的優勢和弱點,因此需要透過客觀數據才能準確分析情況。例如陳茂波撰文提到港股市值、上市公司數量與全年總成交額皆遠超新加坡數倍之多,以及金融服務行業在本地生產總值內具備較大佔比,這全部均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毋容否定的成績。

客觀數字同樣反映隱憂

但除了股市與金融業規模之外,衡量一個城市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指標卻不限於此。譬如韓國股市成交額度去年高出香港接近一倍,可是其制度局限與高稅率卻制約了首爾在這方面的發展。再如倫敦金融業佔其經濟增值比例未夠兩成,但也無礙它長期霸佔着全球第二大國際金融中心的榮譽。由此可見,想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還需要顧及其他因素。

再看看陳茂波特別點出的外匯與綠色及可持續國際債券市場,兩者其實都有數字顯示本港存在隱憂。根據國際結算銀行每三年一度的外匯與衍生工具市場成交額調查,自1998年以來香港日均交易量皆不及新加坡;只是因為我們有着大規模的外匯基金,才能保持高額外幣存款。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資助的國際資本市場協會《亞洲國際債券市場:發展與趨勢》研究,同樣發現亞洲發行的國際綠債有46%在新加坡上市、香港卻僅得26%;雖然香港現時綠債發行量仍較高,但在今年8月新加坡決定首發50年期主權綠債後情況或將出現轉變。

陳茂波指,憑着「一國兩制」,讓香港有着獨特地位和優勢。(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中央已多次要求香港鞏固好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金融市場,這項工作不可能只憑「食老本」就做得到。尤其在金融科技、綠色金融這些新興領域方面,香港就連「老本」也不會有。在這件事情上,主事官員於講求宏觀格局與處理純屬支節的通關問題同時,若想真正幫助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更應該考慮公開政府信息或扶持初創來促進金融科技、在交易所設立綠色金融專板等對症下藥之舉,方算得上針對已知弱項作出重點補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