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校、救校或擴收生?學生利益是教育政策依歸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殺校潮停不了,兩家位於東區的中學向教育局爭取「救校」不果,其中明愛柴灣馬登基金中學在2022/23學年起將停收中一新生,並預計於2026年9月停辦,而閩僑中學只能獲教育局「按人頭資助」,校方正考慮轉為直資辦學或與國際學校合併。

兩校面臨結束,最直接原因是兩校在本學生中一收生只足夠開一班,須呈交的發展方案給教育局,但局方不接納方案。疫情封關,新來港學生量跌,令兩校失去重要收生來源。不過,即使恢復陸港通關,殺校潮或許只能放緩但不會停止。受着本地適齡學生人口減少和移民潮等因素影響,中小學和幼稚園學額長遠仍是供過於求。

學生減少啟動選校音樂椅 「BAND 3」學校首當其衝

教育局在上月發布2021/22學年《學生人數統計報告書》,去年9月相比前年10月,小一至中六學生減少逾2.53萬名或3.64%,按幅度計,比2019/20和2020/21學年的差距多1.2百分點。其中,高中和高小級別的流失量較多,只有小一和中一學生量上升。不少教師、校長也反映本學年中途退學的學生不絕,預料流失幅度不比以往小。

閩僑中學。(資料圖片/余睿菁攝)

學額過剩,中小學牽起了轉校音樂椅,留港升學的學生和家長會趁機報讀名校或申請插班,導致主要取錄一般被稱為第二、第三組別的學校學生人數更少,後兩者被殺校的機會更大。這現象會直接影響教學質素,師生擔心殺校前路茫茫,近日有報道指在中一派位結果公布後,個別學校老師到其他中學和教育局學位分配組辦事處外「拉客」爭取家長給學生報讀該校。

趁機擴小班教學、減教師壓力 惟吸境外生方案須慎思

對於如何應對學生人數減少,教育界和政府差異甚大。政府主張停辦或重置長期收生不足學校,去年更率先決定合併龍翔官立中學和九龍工業學校,以給辦學團體示範。至於小班教學,政府則維持在小學層面自願推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上月受訪更直言缺乏數據支持在中學推行小班教學,認為透過改善學校設施和優化教師團體等解決問題。

然而相比小學,中學學科的教學內容更多更密集,小班教學可讓老師安排更多時間教授個別未達進度的學生,同時可以保留更多教席。現時中一每班設定34人,收生達26人可開兩班,相信有條件降低,例如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受訪時坦言卅多人一班並不理想,又指特殊學習需要學生增加,需要增加班師比例。

再者,即使正值收生人口下降,教師工作壓力不見得紓緩,小班教學能減輕教師工作量,最終受惠的是學生。教聯會聯同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於去年11月收集約1,200名在職教師意見,發現有七成受訪者每周工時超過50小時,並感到來自行政工作、教學、學生學習差異擴大和學生情緒問題等的工作壓力。當每名教師可以處理少一點學生,批改功課和處理每班行政工作量,甚或可以減少教授課節。

本港小一適齡人口下跌,加上受移民潮夾擊,令學校面對縮班殺校危機。(資料圖片)

第三,相信陸港恢復全面通關後仍然要照顧新來港學童的學習需要,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漢強建議教育局先了解有意來港就讀的人數,非「一刀切」停辦收生不足的學校。

至於立法會議員暨中學校長鄧飛提到更長遠的建議則值得商榷。他建議引入大灣區和東南亞華僑的中小學生,配以推廣文憑試制度到境外。引入新血除了幫助本地補充學生來源外,更可建立教育品牌,而這批學生可自資全費於私立和直資學校讀書,再擴展至津貼學校。

此建議相比推動小班教學的爭議較大,蔡若蓮回應招收境外學生牽涉照顧、房屋和宿舍供應等配套,顧慮合理。我們對香港的課程和公開考試制度有信心,即使居住不成問題,但鄧飛提及的直資制度本就容易加劇社會階層固化,政府應檢討政策的利弊。而開放津貼學校名額給境外學生後,他們與本地學生會否因為階級差異而導致課堂相處磨擦,亦值得慎思。

適齡學生人口減少非一朝一夕的事,只是移民潮惡化這趨勢。教育界提出不少建議給政府以留班、小班化,以至限制招收「叩門位」等方法,保住各個教學組別的學校和穩定師生教學前路,避免學校之間「互相殘殺」或被政府殺校,偏偏但上屆以至本屆政府仍堅持用最傷害業界的方法處理問題。教育界正經歷不安,政府應盡力減輕震盪。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政府給所有市民安穩的未來,市民願意安居樂業,生兒育女,在政府的教育制度下長大成材,殺校潮得以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