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論壇.邵家輝|「重工」思潮下香港應如何保企業穩經濟
2009年,當時美國三大汽車生產商當中的通用和克萊斯勒申請破產保護,是美國車企沒落的標誌性事件,不少分析認為美國汽車產業工會實力過大、工人薪酬和福利過高是最主要的原因。筆者仍記得當時有媒體採訪汽車工人,問他們對公司倒閉的看法,其中一個人說:「這不是我的錯!」的確,勞工希望有更好的待遇本身沒有錯,但是如果不顧資方的實際情況,盲目要求提升待遇,當公司倒閉時誰的損失更大?不知那位受訪的汽車工人後來又如何?
來稿作者:邵家輝議員
近年來,全球出現一種趨勢,企業和商人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污名化,勞資關係則被描繪成對立關係。「老闆都是剝削僱員的吸血鬼」、「企業經營不善不要賴環境」、「唯利是圖的商家倒閉最好」。類似的言論近年來在香港越來越常見,似乎商界越倒霉、勞工就越得益、經濟就越繁榮,但從美國汽車工人的遭遇來看,事實真的這樣嗎?其實保企業就是保勞工,更是保經濟!
勞工需要保飯碗
香港近年來勞工福利的保障大大加強,例如近日取消了強積金對沖,然後又開始商討上調最低工資。至於商界的反對聲音,例如長期封關之下經濟不景氣這個客觀事實,顯然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近日有一間專注遊客生意的知名零食連鎖店結業,對於該企業的員工來說,是希望保住工作多一點還是希望取消強積金對沖多一點呢?
事實上,香港奉行資本主義是寫進基本法的,香港政府任何時候不應受輿論的影響,從而改變既定的大政方針。雖然香港政府經常將維護營商環境掛在嘴邊,但近年不斷增添勞工福利,反而對商界提出多時的輸入外勞等訴求置若罔聞,給人重勞工、輕商界的感覺。在維護營商環境方面,香港政府都應該堅定立場、作出平衡,健康的營商環境是香港構建資本主義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石。
勞資關係唇齒相依
個別勞方代言人將爭取勞工福利看作是正義的事業,但其實只不過為了維護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而罔顧整體利益,例如拒絕輸入外勞就是目光短淺的保護主義,最終妨礙了香港資本主義的發展。由於外勞缺乏導致香港的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生活開支自然跟著水漲船高,全體港人都是輸家。反觀大量輸入外勞的新加坡,當地勞工成功實現了轉型升級,不但企業競爭力加強,員工的薪酬福利也隨之上升,而同時大量基層工作由外勞負責,從而壓低了人力成本,新加坡人高收入、低支出,幸福感能不提升嗎?
其實勞資關係唇齒相依,企業有盈利勞方自然一起獲益,企業出現虧損勞方必然一起遭殃,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邏輯。即使真的有個別企業不識大體,不願意與員工共同分享經營成果,無形的市場之手自然會令這些企業受到教訓,而不應由政府越俎代庖干預市場。
在維護營商環境方面,希望香港政府兼聽則明、說到做到,只有作為社會中堅力量的企業健康發展,才能上穩經濟、下保就業。如果香港的企業出現類似美國車企當年這樣的大規模倒閉潮,那麼整體社會在覆巢之下又焉有完卵?
作者邵家輝是立法會議員(批發及零售界),自由黨主席。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