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能被私人居屋反客為主
「新世界建好生活」社會企業去年底倡議發展非牟利私人資助出售房屋項目,該團隊早前決定以元朗欖喜路一幅約3.03萬平方呎的地皮作為首階段試驗計劃選址,並於月初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改變該幅「其他指定用途(藝術品儲存及公眾休憩用地)」用途,預料最早可於2027年建成單幢包含300個住宅單位的大廈。
按照原定方案,這些單位實用面積介乎300平方呎至550平方呎之間,會按市價約五折至六折出售,折合約為270萬至495萬港元,又建議買賣交易可以採納「漸進式按揭」模式,亦即容許買家置業初期每月可享狨低定額供款金額,等到還款期後段時間才逐步增加。運輸及房屋局回應傳媒查詢,對計劃項目表示「歡迎並樂見其成」。
推廣漸進按揭務須謹慎
在傳出「私人居屋」消息不久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隨即在今年初指出會一同研究在公營資助房屋引入同類「漸進式按揭」做法,好讓市民「買得起、供得起」。後來運房局局長陳帆兩次答覆立法會議員諮詢提問,也都強調房屋委員會「對任何可協助中低收入家庭置業的建議一直(保)持開放態度」,可見「漸進式按揭」已經進入當局關於公營房屋政策的議程。
不過,「漸進式按揭」長遠來看會讓買家衍生額外的利息支出,「頭輕尾重」的債務分配也可能增加壞帳風險。除此之外,假若公營資助房屋真的接受了「漸進式按揭」,那麼房委會的財政狀況與現金流難免亦會受到相當影響。何況視乎具體運作流程,還有機會發生因為只用部分樓價來計算按揭以致出現法律權益糾紛的問題。
鑑於「漸進式按揭」的隱患不在少數,當局現下依然需要先審慎觀察「漸進式按揭」在私人資助出售房屋項目的實行情況,切莫為了迎合市場潮就流操之過急地將它引進公營資助房屋。尤其之前房委會公開例會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人甚至建議未來將補價納入居屋定價來抵銷「漸進式按揭」的財政影響,這種思維似乎未顧及居屋本身讓人置業自住為主的用意。
居屋發展仍應官方主導
另一方面,作為新世界發展旗下的社會企業,「新世界建好生活」提倡的計劃難免或多或少予人承托集團其餘項目的感覺。儘管新世界並未直接持有欖喜路地皮相連土地,但其北邊隔河即為新世界集團的大型私人屋苑「溱柏」,再遠一點則有「翹翠峰」等其他私人屋苑,加上資助出售房屋項目樓宇將會設有會所、車位,要說無意配合該鄰近項目估計難以令人信服。
再者涉事地段本身屬於「棕地」,規劃署在2019年的《新界棕地使用及作業現況研究》報告曾將該處列為擁有較高發展潛力,豈料當局到物色可用作公營房屋的「棕地」時,卻以已經存在「私人界別倡議項目」的理由將它給排除在外。有民間組織因此質疑項目旨在用私人資助房屋名義避開收地,而政府默許此舉在結果上也使得房委會原本可以獲得的公帑盈利流失。
香港日後如果出現更多私人資助房屋項目,固然有助刺激整體住宅單位供應增加和種類多元化,令市民更大機會得到「質素及呎數兼備」的可負擔房屋。然而這絕對不代表政府便能放心將資助房屋的責任一併「外判」交予市場處理,畢竟無論是主導發展方向抑或保障市民居住權,兩者原來均為管治者自身應該負上的責任,所以不應該讓「私人居屋」在這方面反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