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民合力控疫 消費券才可見功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日(3日)在網誌公布,首輪5,000元電子消費券將於本周四(7日)派發,希望計劃能為疫情下承受相當壓力的市民提供一點支援。

根據上次經驗,電子消費券對提振零售市道可以起出相當作用,去年派發過的8月和10月本地零售業銷貨價值指數便分別較前年同期上升11.9%和12.1%。不過,由於今次派發日期未能配合社交措施放寬,坊間多數預料措施未能如去年般迅速帶旺消費市場,故此市道復甦仍要靠官民努力穩控疫情。畢竟在感染人數回落到低位之前,社交限制必難放寬,消費機會自然不會太多。

首期消費券將於本周四派發,政府提醒市民,消費時務必嚴格遵守防疫措施,消費券的使用期長達七個月,毋須急於外出消費。

發放消費券與放寬社交不同步 零售業受惠有限

更要注意的是,雖然近日防疫措施尚未解禁,但不少人眼見疫情逐漸受控增加外出,消費券推出後有可能加劇此一趨勢。學者推算上月底新冠病毒即時繁殖率已從月中低位回升,反映個案數字確實存在反彈可能。正如陳茂波網誌所強調,今次消費券總使用期長達七個月,市民實在毋須急於外出消費,應該平衡好外出欲望和控疫目標,特別是需要配合政府本周展開的快速測試行動。唯有在市民健康、疫情受控的前提之下,消費券計劃才能夠起出最大效用。

當然,這絕不是說消費券計劃在本地疫情壓止前就沒有改善的空間。譬如現時食肆、酒吧、美容院、戲院等被勒令停業的處所未能搶到「頭啖湯」,它們大部分估計都是要等到下一階段才可受惠。就此政府應該及早預告第二階段的消費券申情詳情,並且考慮增加一些誘因讓市民更加願意在有關處所使用消費券,那麼措施才能惠及所有商戶與帶出紓困的效果。

巿道疲弱,零售或餐飲業消費巿道疲弱,員工擔心工作不保。(資料圖片)

八達通規例較多 政府要提醒市民如期用盡消費券

另一方面,選用八達通的市民是大多數,他們今次仍然要分開多次領取消費券,不能像其他支付工具那樣可以一次過領取,這一短處必須盡快克服。分次領錢本來只是源於《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金融機構)條例》在2012年設下的3,000元限制,這款額上限經過十年通脹後顯然有提升空間,當局理應盡快提交修訂草案改動相關條文。而且為免那些不習慣查閱自己消費情況的八達通使用者錯過最後一期消費券,政府應該邀請零售商店配合,讓店員在市民提出增值或購物時提示他們領取消費券。

最後,政府假若未來仍有意繼續推行消費券,長遠來說在其整體運作上亦應該有更具針對性的方向和合理安排,像是呼籲居民到地區中小型商戶購物,又或者是統一不同支付工具在不同期間派發的款項,例如10,000元分四期每月派2,500元,以及跟電子支付商相討延長豁免商戶行政費用,好讓消費者及市場能更有效計劃如何使用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