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測試有助掌握疫情 跟進分流並且普及使用
政府在上周五(25日)晚把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測試「升格」,結果將直接計入陽性個案。新措施可以大幅加快檢測和應對患者的程序,以便政府評估疫情和分流患者。但因應快測需求急升,政府要助市民安心選購,亦要為快測恆常化作好準備。
政府過去以核酸檢測為準,直至日前仍稱快速抗原測試只可作參考用途。政府如今將接受快測結果,毋須覆檢,是抗疫路的重大轉變,尤其市民不用依賴流動檢測站檢測和等候檢測結果。惟呈報網站要在本周才開通,不少快測陽性者誤把記錄呈報至給核酸結果陽性者使用的平台,反映醫管局的工作仍然滯後,須加快架設進度。
新的呈報機制依靠個人申報和快測產品的準確度,或許沒有以往嚴謹,但政府可以透過患者網上呈報的資料,加快掌握當下疫情。具體來說,政府可按年齡、症狀和居住環境等因素,分流患者去隔離中心或住院,以及在患者和家人在家居等候和隔離期間提供足夠支援。
須助市民分辨快測產品質素
隨着新措施實行,加上市民在接下來的全民檢測期間要每天做快測,快測產品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會好像口罩和成藥般,居家必備。市民蜂擁購買快測產品,產品質素較以往更受關注。政府表示市民可以跟從衞生署、內地、歐盟和美國官方機構認可的名單購買產品,而衞生防護中心亦呼籲市民向信譽良好的零售商購買,又指「相信」現時市面有售的產品均可使用。
官員的期望是一回事,現實卻是另一回事。市民眼見商戶有貨,產品有一些認證標誌和標示高靈敏度和特異度的標示就搶購,未必懂分辨可信的測試包。首先,政府採用歐盟和美國的清單,其文件是英文,一般人未必看得懂。第二,有從事化驗所行業的代表坦言,歐盟的認證系統相對寬鬆。另有化驗檢測業界人士反映,部分廠商為提高銷量,或在實驗室「造數」,因此包裝上標示的準繩度未必能作準。就此,消委會可以要替市民把關,如在疫情初期測試口罩般,委託獨立化驗機構驗證檢測包的準確度,並區分檢驗結果與標示差別明顯的產品,市民日後按該清單結果選購產品更有保障和學習分辨。
疫情急轉直下,政府政策難免多變,但政府切忌信息混亂,欠缺配套,增加市民的焦慮。除了檢測程序外,政府必須交代全民檢測期間是否禁足安排有預案,以撫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