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安心出行」要有周全計劃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的規定擴展至所有餐飲業務和表列處所,然而食物環境衞生署副署長黃淑嫻本星期二(12月7日)仍稱要到下周才能分批派發用於「安心出行」二維碼海報的凸字膠套,並建議讓視障人士自攜膠套前往處所協助掃碼。另一方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同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又指對於餐飲業務場所運作模式「稍後我們再進一步研究,或者將B類變成C、D類,或提供更多誘因讓C類變成D類」。

上月當局規定進出各個政府部門轄下公共設施必須使用「安心出行」,已經引來社會關注相關安排並未照顧視障人士需要,而凸字膠套的出現本身正是為了解決此一問題,可是政府卻沒等到派發完成便繼續擴大「安心出行」的使用範圍。至於食肆場所分類安排,亦是林鄭月娥在措施出台三天前才正式說:「以我所知,因為現在已經全面使用『安心出行』,A、B兩個類別的餐飲業處所已不需要分開,即是A類會變成B類」。

視障人士靠盲人杖探索路徑,但平面設計的安心出行令他們難以搜尋及進入處所。(資料圖片)

協助視障人士掃碼仍有需要

縱使有意見認為「填紙仔」對傷健人士仍有負面標籤效應,容易令別人覺得他們是弱勢,但視障人士根據政府定義也是屬於殘疾範疇,故此他們在現行安排下其實一樣可以靠「填紙仔」替代使用「安心出行」。當然,派發凸字膠套始終能便利更多有需要人士,但其進度落後處所擴大使用「安心出行」安排,似乎說明當局經過一個多月時間以後,依舊沒有全面考慮視障人士掃碼需要。

況且基於經濟成本或展示空間等考慮,個別處所的「安心出行」二維碼海報有的並未全按標準規格大小製作,有的則沒使用全彩顏色印刷,有的就會剪裁或遮掩了海報上非二維碼的部分。所以視障人士單靠自攜凸字膠套,或許仍會碰到麻煩。

餐飲業務處所分類更改倉促

就算改為站在場所負責人的角度來看,當局安排同樣頗多思慮不周之處。A類與B類餐飲業務場所運作模式本來的分別,除了顧客人數、堂食時間與記錄資料外,尚有B類場所員工需每週定期進行病毒檢測或完成疫苗接種這項條件。可是直到食物及衛生局局長指示正式刊憲取消A類運作模式之前,當局始終都沒明確公開提出此一要求,對由A類變為B類的場所臨時安排員工檢測或員工預約打針自然可能造成不便。

位於銅鑼灣的A類餐廳表示,新規例下只能無奈接受,坦言小店人手有限,難以逐一查明客人有否使用。(梁煥敏攝)

隨着政府「進一步研究」將B類場所轉為C、D類場所,官員未來絕對不能夠再這樣忽視民間需要。因為C、D類場所負責人要做的事情更多,像是登記員工疫苗接種情況與按規格繪製平面圖區分顧客範圍等,更不用說某些食肆面積根本就狹窄得無從分區。為免下次取消B類也是如此倉促公告消息,當局應該盡早擬定和公開具體時間表,避免受影響者在政策更改時僅得很短時間作出應對。

歸根究柢,政府近來一連串擴大「安心出行」使用的安排,最大問題還是在於事前計劃有欠周全,所以才會導致它不能顧及視障人士與場所負責人的種種需要,而且當局在此之上又總是對後日部署說不清楚,使得社會各方難以提前做足準備,這種做法容易令防疫政策的效果打折扣,官員必須加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