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與內地通關給香港的啟示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周日(17日)表示政府交了三個與內地通關的方案給內地專家,周二(19日)在立法會會議補充指並不只限於該三個方案,直接採用內地健康碼是選項之一。不論是否採用健康碼,香港要更嚴格的標準以達到與內地通關,已是肯定的事。不少人提議香港應參考澳門模式,因為內地接受澳門健康碼不具追蹤功能,但仍容許居民免隔離通關。

澳門健康碼依靠用戶主動申報。用戶須實名登記,填報個人資料,包括症狀、接觸史和外遊史,之後系統會提供專屬健康碼。場所負責人拒絕紅碼者進入,並有權決定黃碼者能否進入。若循陸路入境珠海時,居民可憑澳康碼轉換成粵康碼。

追蹤功能只是其中一項

的確,現時澳康碼沒有記錄具體行程記錄,例如內地居民必須使用「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備存近期曾經到訪的國家和內地城市。然而,澳門境內的追蹤工作可以靠全民檢測補足。在出現酒店保安和其他社區確診個案後,政府隨即迅速進行多次全民檢測,測出有否確診個案留於社區。待疫情過去後,澳門和內地免隔離通關安排得以恢復。相比之下,香港的強檢圍封只是集中於患者居住、工作和曾到訪過的地方,程度跟澳門和內地仍有距離。

現時安心出行的資料只會儲存在市民自己的手機內。(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澳門的防疫工作不止於澳康碼和全民檢測,還在於細密而且進取的日常防疫工作。澳門長期本地零確診,在疫情之初澳門政府已安排專車直接將隔離人士由機場接載往指定酒店,香港之後才跟隨做法。

內地不能讓香港成為防疫缺口

即使香港近月鮮有本地個案,但不時出現酒店走漏住客,外傭完成隔離期後才被發現確診,更多次發現外交人員和親屬在豁免隔離期間確診。當內地竭力外防輸入,香港的種種疏漏揭示政府以至民間的防疫工夫不足,令內地擔憂香港成為防疫缺口。內地部門以香港機場員工染疫阻止人大常委赴京,也許表達對港府的不滿和擔憂。

要取信於內地,恢復與內地通關,香港的外防輸入措施要不斷檢討更新,尤其是收緊免隔離名單,務必達到滴水不漏。接下來,港府要思考萬一有個案流入社區並形成傳播鏈,政府如何加強堵截,避免循關口傳入內地。譬如說,能否在即日圍封患者出現地點之上,實行閉環管理。至於追蹤方面,其實澳康碼日後或會加入行程記錄,澳門政府在本月初表示正測試具有此功能的健康碼,商舖要張貼相關二維碼。若果香港的通關碼參考澳門模式,也要具備記錄功能。

內地的群組個案斷斷續續發生,最新爆發了旅行團群組,有關當局必然持續加緊防範個案輸入。香港是海陸空交通樞紐,外地確診個案流入社區的風險一直較澳門高。因此,要說服內地通關不會為內地帶來更大的疫情風險,港府的防疫規格必須要追上澳門水平,甚至較之更嚴格、整全。內地和香港的社會文化制度固然不同,但不能以此而對防疫措施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