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肖建華「失蹤」懸案 港人疑問誰來解答?
內地富豪肖建華一度報稱在香港「失蹤」,有報道指他被內地公安越境「挾持」返回內地,今次事件雖令不少港人再度聯想到銅鑼灣書店事件,但兩件事既有相似之處,亦有不同的地方,變成一宗懸案。無論銅鑼灣書店事件也好、肖建華事件也罷,若港人心中的疑問得不到一個圓滿的答案,恐不斷磨蝕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
有本港報章在周三(2月1日)以頭版刊登聲稱是肖建華的聲明,表示他「不存在被綁架回內地的情況」,但除了書面聲明外,肖建華自上周五(1月27日)一度報稱「失蹤」,至今未有露面。與此同時,有外國傳媒報道指,肖建華是在上周五,於他下榻的香港四季酒店,遭五至六名便衣公安帶走,今次事件令不少港人聯想到銅鑼灣書店股東李波失蹤案,再惹港人對公安有否越境執法、一國兩制有否遭受衝擊的疑問。而事實上,兩件事件確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肖建華離奇「失蹤」 與李波案部分相似
兩件事件的最大相似之處,是無論李波又或肖建華,業務上都和內地有密切關係,如李波擔任股東的銅鑼灣書店售賣大量聲稱是中共政治內幕的「禁書」,不少購書客亦來自內地;而肖建華旗下的「明天系」財團,更被指控制內地上萬億元人民幣的資產,亦曾有報道稱他的資金來源有問題。李波和肖建華似乎都知道,他們一旦回到內地或會惹上麻煩,因此一直迴避返回內地,李波便將回鄉卡藏於家中,有消息則指肖建華與其隨行人員,長期租住香港四季酒店,以遙控內地的生意。
而且,李波與肖建華「失蹤」之後,其家人都曾經向香港警方報案尋人,顯示對其返回內地一事,似乎連家人都被蒙在鼓裏。在事發之後,李波與肖建華都只以書面聲明「報平安」,未有親自亮相釋疑,他們的家人亦很快向香港警方要求銷案,但對返回內地一事的詳情,亦未有公開說明。
除這些相似的地方之外,港人固然關注後續的事態發展,肖建華會否如李波以至其他銅鑼灣書店人員般,接受一些特定媒體的「獨家」訪問,對外講述「近況」?又或在官方媒體中現身說法,對過去做過的一些事情「認罪悔罪」,並稱自己「首先是中國人」,放棄作為外國公民享有的領事保護權?
當然,肖建華事件的後續發展,仍是未知之數,畢竟相比李波事件,兩者仍有一些分別,例如李波是以「自己的方式」偷渡回內地,肖建華則有正式出入境記錄,若他是在不情願下被「挾持」,為何在過關時沒向港方執法人員求助?以至在肖建華的書面聲明中,表示他在「國外」接受治療,並未提及他身處內地或在何方。肖建華更聲稱他持有外交護照,享有外交保護權,這段聲明到底是向誰人放話?
港人憂慮其來有自 誰為懸案解畫?
凡此種種,令肖建華「失蹤」事件,變成了一宗局外人難以理解的懸案。但在中港互信相對薄弱的當下,不少港人似較傾向相信,內地執法部門或多或少有介入,甚至直接主導、參與肖建華的「失蹤」,質疑此事違反了基本法第22條,即「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不得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根據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務」的條文,為一國兩制遭到踐踏──內地「河水」侵犯香港「井水」,再添新「例證」。
然而,這個問題是否確確實實存在?又或者只是港人杞人憂天?暫時雖難得出確切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銅鑼灣書店事件及肖建華「失蹤」案一日未有足以令人信服的答案,港人對一國兩制能否「不走樣、不變形」的疑問,只會繼續滋長、發酵。一旦港人的信心不斷因這些事件被磨蝕,信任基礎日益不牢固的一國兩制,又如何走下去?
當前,港人期待的正正是這些「失蹤」事件的答案,不論銅鑼灣書店相關人士,以至肖建華,如何「失蹤」?為何「失蹤」?是否涉及越境執法?有沒有人應該被問責?反映中港互動有何不足?兩地相關部門如何改正?
只是,港人心裏疑問再多,誰又會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