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政府應重視市民的獲得感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三(6日)特首林鄭月娥發表本屆政府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儘管今次《施政報告》提出如北部都會區等重大的政策方向,理應是社會所樂見,亦應引發社會關注和討論,然而香港民意研究計劃透過隨機抽樣等方式調查發現,僅有25%被訪者表示滿意《施政報告》,而50%則表示不滿《施政報告》。這種情況或許源於今次《施政報告》僅以遠景措施為主、欠缺解決燃眉之急有關,而更核心的問題不正是市民根本在政府政策中不能取得「獲得感」有關?

「頭輕尾重」的房屋供應令人質疑

《施政報告》提出在新界北部發展面積達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會區,並且形容香港「未來20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的地區」,但是「未來十年的建屋量,會出現『頭輕尾重』的現象」,然而正正是這種「先少後多」的房屋供應思維才會引來市民有以下疑問:何以本屆政府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仍然未有政策措施直接處理今日水深火熱的房屋問題?

北部都會區未來20年將逐步落成大規模的公營房屋和其他住宅項目,為香港市民提供總住宅單位數目可達90.5萬至92.6萬個,然而這種「遠水」遠遠未能為「近火」降溫。就算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承諾將增建過渡性房屋5,000個單位,把過渡性房屋的數字提升至20,000個單位,數字增加相對來說極為有限,對於舒緩社會整體房屋需求無甚幫助。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等今日就最新一份《施政報告》見記者。(余俊亮攝)

改善居住空間?「住大啲」可能要等到2030年

為了解決當下大眾正面對的住屋問題,政府必須加強直接介入改善市民居住空間。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香港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只有161平方呎。至於發展商為求賺到盡興建「納米樓」、「龍床盤」,對於港人來說更加早非新聞。然而事實上解決辦法早已放在案上,只需要政府訂立基本人均居住面積,並納入地契條款中和新發展的公營房屋計劃中,這些問題已經可以迎刃而解。

政府在周五(8日)公布更新版的《香港2030+規劃策略》時,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被問及訂立基本人均居住面積,他同意「愈住愈細」是「社會的一個疼點」,卻只承諾在未來的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和賣地「將會考慮」納入有關指標,而會考慮的要求是最少200至210呎。問題是這項措施至今卻仍然處於庭臺樓角的階段,這正是社會不能在施政報告中直接取得「獲得感」的原因。

是次林鄭月娥發表的《施政報告》為無疑香港未來長遠發展提出了策略性方向,但政府在思考政策時若只宏觀勾劃長遠的發展藍圖,忽略市民切身處地、具實際需要的「獲得感」,變相恐怕只是會令其施政淪落得事倍功半困境。尤其是,當社會都期待政府積極回應民意,而回應社會的需要亦是給予市民政策獲得感的不二之法,政府能理解到問題的核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