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協應該重新出發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教協宣布解散」,這個周二(10日)公布的消息可謂震撼。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畢竟創會至今已48年,一直以來都是推動香港教育及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但須注意的是,嚴格而言「教協宣布解散」並非事實。

事實上,解散教協的權力並不在理事會。根據《教協章程》第二十條,「本會必須有全體合格會員三份之二或以上以秘密投票表示同意方得解散。」故此,雖然教協現屆理事會雖然已一致通過解散組織,並獲監事會支持,但理事會只是宣布啟動相關程序。理事會本身並沒有解散教協的權力,而必須交由全體合格會員作決定。

全體會員三份二同意方可解散

這個細節並非瑣碎,也非旁枝末節,而是反映了教協去留應該由誰來決定的原則問題。根據《教協章程》,最高權力機構為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理事會負責管理會務,換言之會員才是教協的話事人,理事會只是每兩年被委託的會務管理人。

如今教協理事會指出,「近年社會和政治環境改變,加上近期一些急劇發展,教協承受巨大壓力,面對嚴峻的危機」,「難以延續工作目標」。即使在記者會上被問及認為要解散教協的具體原因,亦只是籠統重覆以上論調。

重回正軌才是負責任

誠然,教協在過去一個多星期備受批評,包括內地官媒、本地建制報紙及政府官員,教育局亦布全面終止與其的工作關係。但正如其後教協已定位去政治化,宣布「將聚焦教育專業和權益的工作,全力做好工會的本業」,並設立中國歷史文化工作組,推動教師正面認識國情,教協顯然明白他們的定位及職責所在。

如今因為一些建制力量的聲音便放棄為9.5萬會員服務,又是否對廣大教師負責任的做法?他們不是表示,「工會在保障職工權益及完善政策扮演正面作用」的嗎?退一步說,即使有一些建制聲音的存在,但教協只要守法、專注於教育本業,難道就不能承受一些威嚇的壓力嗎?建制派中被視為老大的譚耀宗,不也曾表示希望教協會重回正軌,不要「搞政治」為主嗎?按此說法的邏輯,其實也不是指教協並無立足之處。

教協合資格會員應該否決理事會的解散動議,而且更換理事會,讓有志於繼續推動香港教育發展、服務廣大教師的會員組成新一屆理事會,帶領教協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