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雙司」辭呈同日批 北京發參選「不反對通知書」

撰文:趙鍾維
出版:更新:

國務院在周一(1月16日)正式批准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與財政司長曾俊華辭職;隨着兩位有力潛在候選人「鬆綁」,特首選戰可謂在某意義上,正式揭開戰幕。北京同時批准兩司長辭職,盡可能地採取公平方式處理辭職事宜,傳遞的訊息大概只有一個:中央不反對兩位司長同場較勁,也期待香港可以進行一場具競爭的特首選舉。

中聯辦只邀請了林鄭月娥出席新春酒會,曾俊華未有獲邀。(資料圖片)

長期以來,香港政壇以至社會上,一直有忖度中央領導心意的習慣。這種揣測文化,具體的體現是對北京一些舉措的旁枝末節,以放大鏡甚至顯微鏡觀之,香港社會對此類觀察北京「眉頭眼額」的姿態解讀,可謂樂此不疲。在今次特首選戰中,對北京何時批准兩位司長辭職,以估量對哪一方開「紅綠燈」的猜度,正是一例。但這些揣測,往往變成過度解讀北京意圖,甚至被「有心人」引導、誤導輿論的伎倆。

揣摩京意成習慣 易遭「有心人」利用

自回歸以來,其中一個不時出現的情景,是中央哪位領導和誰「握手」,就被視為「欽點」了誰當特首。由「江握手」、「胡握手」,到「習握手」,就連領導人與香港政客握手幾多秒,也仔細研究、解讀、分析,港人也早已視之為政治常態。

而部分「有心人」,也看準香港社會樂於揣摩北京意思的習慣,刻意經營「握手欽點」畫面。最經典的案例,是2012年3月兩會期間,當時力挺梁振英參選的劉夢熊,據報即「霸位」爭取先與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握手,營造「中央欽點」梁營的畫面,以為己方陣營造勢。

回到今屆特首選戰,香港社會中早已有聲音說,可以從國務院花了多少天,才批准兩位司長辭職,就可以量度中央對兩位司長參選的取態,因此有人說,北京刻意拖延批准曾俊華辭職申請,是向香港傳遞向他「開紅燈」,着他讓路予林鄭月娥的訊息。

然而,就算情況剛好相反,是國務院首先批准曾俊華辭職,之後再批准林鄭月娥辭職,支持曾俊華的固然可說中央率先向「曾營」開閘,就是向他「開綠燈」的訊號;但是支持林鄭月娥的陣營,亦可以辯解稱,中央批了曾俊華辭職後,仍批准她辭任,是着她「狙擊」曾俊華的強烈訊號,林鄭才是真命天子云云。反正北京早批、遲批,各陣營的政治化妝師總能想出一套對自己一方最有利的說法。

北京同日批辭職 盼選舉有競爭

或因如此,今次北京選擇同時批准兩位司長辭職,有可能是要嘗試平息這種不必要的忖度,其所帶出的訊息,是在此時此刻,仍「不反對」曾俊華或林鄭月娥辭職參選,才讓他們同日辭任,在同一起跑線上,進行一場具競爭的特首選舉。

不過,所謂口生人身、話隨人便,香港社會的揣測文化早已根深柢固,要一時三刻改變殊非易事,但特首選舉若因此蒙受不必要、乃至被別有用心的政治揣測所影響,則實非港人之福。當下,香港社會、特別是手中有投票權的選委,要做的事只有一項 ── 認真辨清哪位候選人最具領導能力帶領香港、最為符合香港整體福祉,別把心思浪費在不必要的政治揣測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