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普及 不能單靠消費者
周日(8月1日),市面迎來久違的興旺,很多市民急不及待在領取首輪消費券後便購物。政府和商界期望消費券能催旺經濟,而消費者踏出第一步。然而,仍然有不少商戶仍未安裝電子支付工具,他們對安裝有不少顧慮,政府要代表它們與支付工具機構商討,盡量方便商戶安裝、使用和減輕支出,普及電子支付。
政府已向首批完成電子登記的市民發放共110億元消費券,假設消費券在一個月內全部用光,而且是額外消費,估計為本月香港的零售業帶來約三成的新增銷貨額。實際上有市民會留起消費券,或者取代恆常消費,消費券對零售業的即時效應會有所折扣,但不失為行業引入活水。
消費券是透過電子支付工具發出,商戶要獲得消費券的益處,必須安裝支付工具的交易裝置,政府稱過去數月增加了逾2.8萬個接受電子支付的商戶,證明電子支付打入了以往被認為只收現金的地方。不過,工具商進攻的程度似乎仍然跟社會預期仍有落差。近日報章發現有部分公營街市商戶仍不熱衷安裝任何一種支付工具,原因包括每宗交易額小,客人多用現金,又擔心網絡不穩和電子支付工具商收取高昂行政費。其實,之前已有大學調查指,商戶還擔心到帳時間太長。
小商戶不能落後於電子支付
小商戶的憂慮有一定道理,例如在到帳時間方面,有支付工具商列出商戶要預備款項在轉賬發起後的二至五個工作天到賬,或許實際時間不會這麼長,但商戶始終擔心電子支付會窒礙資金周轉,因而卻步。但那邊廂,有街市商販指出消費券首日的生意額不增反減,估計因為市民轉往超市購物,似乎感受到電子支付的威脅。
既然消費券目標是全民受惠,若然有小店受損,削弱競爭力,那就違反本意。考慮到小商戶的難處,政府要主動和支付工具商商討,盡量方便商戶安裝、使用,又縮減支出和周轉期。當交易成本得以降低,定能吸引更多商戶安裝裝置,進一步推高電子支付的滲透率,亦可減少大小商戶之間的競爭差距。
消費券計劃令四家電子支付平台得以擴大,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最新的網誌指出,幾家工具商的競爭,已令小商戶的交易費用下調,並「相信這趨勢會持續」,有利電子支付平台的深化發展。但司長的「相信」可能只是一種「想當然」,當幾家機構主導市場,競爭性可能會漸漸失去,小商戶的好處可以漸失。政府要必須密切監察支付工具市場生態,避免寡頭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