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種公布也是一種科普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政府周二(6月1日)起只公布與疫苗有關聯的死亡個案,特首林鄭月娥表示不想引起不必要誤會,影響市民信心。

林鄭引述專家袁國勇指出,要解決疫苗猶豫,表述方法很重要。但與此同時,袁國勇卻認為應繼續公布與疫苗有關的死亡個案,不過要同時公布每日多少香港人沒有打疫苗而離世。何種表述更為有效,或許言人人殊,但最少反映出政府公布資訊不能片面,必須充份。

事實上,仍有一定市民因為副作用而對疫苗猶豫,而此與他們對背景病發率的認識有關,亦即在沒有接種疫苗的情況下,同樣事情發生的機率是多少。值得反思的是,疫苗接種至今進入第四個月,背景病發率的重要性早已多番宣傳,但為何仍有一些市民忽略此點。乾脆不公布不相關個案的做法,與袁國勇主張更全面公布的做法何者更好,亦須基建於此而思考。

預約人數增 年齡門檻降

尤其是復必泰(BioNTech)的接種年齡將由16歲降至12歲,誠如袁國勇指出,少數青少年即使不打針亦可能出現相關病症,或因而在接種後歸咎於疫苗所致,解說及宣傳工作自然相當重要。袁國勇便建議在青少年接種前,政府先公布青少年嚴重疾病的背景發生率,以免日後產生「錯覺」。說到底,也就是醫療及健康資訊愈能普及,對疫苗的誤會便有望減少。反過來看,如今疫苗猶豫的風氣,也可能反映了過程科普工作的不足。

可幸的是,近日疫苗接種預約人數明顯上升,或許與商界推出的各項誘因有關,帶起了社會氣氛。而中大醫學院最新調查亦顯示,兩成半未接種的受訪者有意在未來半年內接種。政府如何能推動他們提早接種,及不要在中途打消念頭,相信也是未來要做到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