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ond大受歡迎 關鍵是政府的錢如何用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新一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最低息率保證維持兩厘,周一(5月31日)開始接受認購。受惠於市場的高通脹預期,iBond推出後市場反應熱烈,多家銀行及證券行指出,與上一批iBond相比,首日認購金額及宗數均有增長,反映市民對於「穩賺不賠」的iBond相當受落。

iBond每手入場費1萬元,「保底」已有兩厘派息,每半年派息一次,加上債券息率與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的平均按年通脹率掛勾,在過去六期派息中,iBond年利率便曾一度高達6.08%。以每人估計可抽到四手iBond計算,市民或能獲利超過2000元,在高通脹環境中確實能稍作幫補。

然而對足襟見肘的基層而言,即使是四萬港元也可能難以調動,終使他們既無法買入資產對抗通脹,同時卻受現實生活的萬物騰貴折磨。按《2019年貧窮情況報告》,即使在本港社福政策介入後,本港仍有近64.2萬名貧窮人口,按一人住戶計算每人月入低於4500元,意味他們需要不吃不喝工作九個月才有可能買入四手iBond。若再計算他們維持生活的必要開支,iBond不是基層市民的選擇。

社會以至香港政府,都應該認清iBond只是一種金融工具而已,它本身無法解決基層市民難敵高通脹的問題。(資料圖片)

金融工具非治本之道

社會以至香港政府,都應該認清iBond只是一種金融工具而已,它本身無法解決基層市民難敵高通脹的問題。加上iBond只能幫助部分市民的部分資產可免於高通脹環境的威脅,若未來CPI確如預期上升,市民手上的四手iBond其實難言完全扺銷通脹衝擊。金融工具本身無助解決社會問題,真正能對社會經濟起實效的,應該是更長遠的社會投資,以及完善的社會福利政策而己。

iBond對投資者而言是一項零售債券,但對政府而言,它也是一項融資工具。誠如今期發債,政府便能透過iBond集資近150億元,視乎情況最多可達200億元。由政府發行公債,在全世界都相當普遍,問題只是這筆資金應該如何運用。例如疫情之後,全球不少政府都已為增加基礎建設,或投資科研及教育範疇而進行發債,以期在短期刺激復甦、長遠促進當地經濟收入。

香港政府要長遠對抗通脹,不應只是施以財技,更重要是透過長期投資,在這全球的經濟復甦周期中推動香港經濟跟上步伐。例如政府可以同樣透過基建、科研、教育等投資促進本地生產力,並由政府透過社會福利政策,將經濟成果合比例地分配到基層市民手上。香港政府與市民共抗通脹的方法,不能只有發行通脹掛鈎債券一途。未來如何讓市民的收入增長高於通脹升幅,如何利用社福制度分配政府投資成果,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