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要避免通脹之苦轉嫁民眾
美國周三(12日)公布的最新通脹數據升幅遠超預期,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大升4.2%,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紀錄,而只計算日用品的核心CPI也按年上升3%。即使去年因疫情影響而使基數偏低,但按月計算核心CPI仍上升0.9%,遠超上月的0.3%,反映美國通脹水平正愈升愈快。消費性通脹快速增長,引發了市場進一步憂慮美國加息。但當美國通脹討論如火如荼,中國最新公布的通脹數據卻與此出現明顯的差距。
從全球供應的角度而言,經濟復甦推升油價、金屬等大宗商品的價格,其造成的影響必然也會波及中國的物價。的確,剛公布不久的中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錄得大幅增長,按年上升6.8%,比上月擴大了2.4個百分點。然而,雖然PPI上升快速,但4月CPI卻只上升了0.9%,核心CPI按年也上升0.7%,雖然速度比上月仍有快增長,但幅度明顯與PPI通脹有所差距。
國內CPI增速遠不及PPI
CPI與PPI的差距反映全球性通脹正通過大宗商品價格等傳導至中國內地,這尤其提高了生產者的原材料價格,並最終反映在以生產者為中心的PPI數據。然而,這種輸入性通脹只停留在上游生產者,並沒有再傳遞至下游消費者身上。消費者購入的產品通脹速度明顯慢於生產者生產成本的通脹速度。
正常而言,生產者成本上升的話,在可行的範圍內會盡量將價格轉嫁予消費者,因此PPI的上升在一般情況而言也意味CPI會隨之上升。然而CPI增速明顯緩於PPI,說明生產者基於一些原因無法將成本轉嫁消費者身上。其原因可能有很多,有分析指出,CPI未有跟隨上漲的原因是國內經濟雖然已全面復甦,但復甦也已經一段時間,而且增長漸趨平穩,在消費力並沒有爆發性明顯提高的情況下,難以將物價過度轉嫁於消費者。很可能因此,由大宗商品所拉動的這輪原材料物價上升,很難傳遞到消費者身上。
政策防備輸入性通脹
從大政策而言,中央政府在貨幣政策上非常小心,也是CPI沒有大幅上漲的原因。從去年疫情以來,以美國為首全球性增發貨幣已這成貨幣非常寬鬆的局面。長期的貨幣寬鬆有可能造成物價通脹。中央政府有感於防範輸入性通脹,在貨幣政策方面提早減低流動性。今年4月內地公布的金融數據都不及預期,例如M2同比增長8.1%,比上月低了1.3個百分點,顯示政府正努力壓止國內流動性氾濫的可能性。加上,中國經濟正常穩健地復甦,並沒有像美國直接派錢的財政政策,有效地限制了國內的消費者通脹。
雖然生產商無法將成本轉嫁消費者將無可避免地影響它們的盈利,但從社會的角度而言,避免居民飽受快速輸入性通脹所困,也許才是當下政策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