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期貨單月急升 經濟復甦更要慎防風險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疫後經濟開始有復甦跡象,但在量化寛鬆政策及低利率的環境之下,全球經濟通脹憂慮加劇。食品、原材料商品期貨價格連日錄得急升,在過去的一個月內,玉米期貨已升近三成、小麥期貨升近兩成、瘦肉豬期貨也都錄得一成升幅。食品價格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加息抗通脹的聲音始起彼落,聯儲局不加息的惡果,也逐漸由如虛似幻的股票市場,殺向普羅大眾的基層生活。

通脹本來可以有利經濟、創造需求,只要普羅大眾的收入增幅能跑近通脹,聯儲局也不一定要以加息應對。甚至在經濟健康發展時,輕微通脹以及適當的加息更可以是利好訊號。不過若通脹水平過高,而實體經濟的增長未能讓勞工工資水平支撐物價升幅時,聯儲局便有需要透過加息平衡經濟熱度、縮減市場槓桿規模。

食品、原材料狂飆 測試低息底線

原材料及食品期貨價格急升,雖然一方面是實體經濟的結果,例如糧食供應減少、全球經濟走向復甦等。但它在另一方面也是熱錢流動的結果,美元貨幣供應量(M2)自去年三月至今升逾兩成,加上美國同一時間踏上經濟復蘇,今年首季GDP年增6.4%,兩者相加的結果便是市場熱錢過盛。當熱錢尚留在新經濟股炒作「發夢」預期時,這還可說只是股票市場的事,但當熱錢炒作實體經濟復甦,並開始進入食品及原材料期貨市場之後,這就可能演變成社會問題。

面對通脹過快,聯儲局「理論上」應以加息應對。不過自從美國開動印鈔機,龐大熱錢已向投機市場流動,加上美國聯儲局接二連三地設下「2023年前不加息」的預期,其客觀結果是在短期之內穩定了市場信心,但也意味聯儲局在短期內都難以用常理方法處理通脹。根據3月的FINRA融資餘額數據,現時美股市場上有近8,225.5億美元的資金是由借貸而來,正在處於歷史最高位,加上期貨保證金交易的槓桿效應,加息舉動如鋪排不當,將會劇烈衝擊市場。

食品、原材料商品期貨市場連日錄得急升,在過去的一個月內,玉米期貨已升近三成、小麥期貨升近兩成,瘦肉豬期貨也都錄得一成升幅。(資料圖片/新華社)

與時間對賭 窮人最遭殃

在行為經濟學的研究中,我們或許能窺見股市與實體經濟的微妙關係——股民在股市賺錢,在實體經濟消費,然後經濟向好。聯儲局行量化寛鬆、壓低利率,甚至期望在經濟完全復甦後才考慮加息,其背後「股市好、經濟好、大家好」的思維在此可見一二。這種方法的負作用正是通脹,在市民實質工資能跟上時,通脹並非壞事,但現實是全球經濟復甦的道路並非一往無前。例如美國4月份非農就業數據便遠遜預期、失業率首次微升至6.1%。若然經濟復甦稍遇障礙,但通脹保持加速,基層的處境便是一面無法透過資產增值獲利,但要一面承受生活成本上漲的禍害。

可是,一旦聯儲局為了對抗通脹,被迫以加息打破預期,最極端情況便是市場即時收起槓桿,目前情緒高漲的股票、商品市場將會劈價縮水,在股市輸錢的股民轉而緊縮開支,減少在實體經濟消費娛樂。因此現時急速反彈的經濟復甦也非毫無隱憂,它有可能來自股票市場,而且就算是從未沾手股票的社會基層,也會同時受到經濟變差所害。在這場聯儲局與華爾街的對賭之上,聯儲局不論是放任了通脹加快,又或是無法控制好市場預期,只要稍一不慎,基層都會變成被輸掉的賭注。

試圖以量化寛鬆解決經濟問題,其負作用並非能輕易化解,然而美元、港元息息相關,美國大行印錢、低息之道,被炒起的商品價格或許只是一場泡沬。但港府要如何應對相關風險,防範美國貨幣政策波及香港經濟,也正是對當局智慧的一次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