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的競爭應該是如何更好地解決國際問題
今年博鰲亞洲論壇於周二(20日)正式開幕。論壇的二十周年在急遽變化的國際局勢中舉行,主題自然離不開討論如何一起應對全球性的風險與挑戰。因此,今年論壇的主旨是中國如何為應對這些挑戰提出「中國理念」和「中國方案」。而論到不得不聯合應對的國際問題,最易令人想起的便是近來愈來愈受到關注的氣候問題。剛巧在博鰲論壇不久,美國主持的全球氣候峰會又於周四(22日)舉行。即使在中美全面對抗之下,這些合作顯然仍是非常重要,未來的國際問題還得有一個合作的機制。
中國向來提出反對單邊主義,提倡要合作共贏。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論壇中的演講再次重申這個重點,指為「築牆」、「脫鉤」損人不利己,各國要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反對任何形式的「新冷戰」和意識形態對抗。他又強調國與國之間要平等相處,「動輒對他國頤指氣使、干涉內政不得人心。」
即使對中國處處針對的美國,其實也心知肚明明白像應對氣候危機等國際問題必須要國際間共同合作,中國在應對這些問題時是必不可缺的一員。隨着氣候問題成為國際討論的重心,近來中美關係漸漸降溫,開始由先前猛烈的互相攻擊,變得多討論要如何在共同應對氣候問題。
誰能擔起解決問題領導者?
其實氣候問題提供了一個中美角力的良性競爭場所,如果兩國能放下意識形態的偏見,中美競爭也可以對國際社會是好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一(19日)在國內發表演說時,承認美國在應對氣候問題上的投資已落後於中國,警告長此下去錯失以美國利益和價值觀塑造世界未來的機會。這反映了美國也認識到,長遠能塑造世界的關鍵並非「霸權」或是單邊主義,而是在應對一些國際關鍵問題上真正能發揮到自己的力量。只有能擔當解決問題的關鍵角色,才能自然地成為國際社會的領導者。
美國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美國提出了應對危機的「美國方案」。二戰時美國參戰令戰爭得以結束。戰後美國的資本投入、科技創新令不少地區的人民生活質素得以改善。這是美國得以成為國際霸主的原因。時移世易,「美國方案」成功的例子已經遠去,現在國際都急切需要新的「方案」解決新的問題。在面對諸如氣候等問題,中國正積極地提出「中國方案」,美國如果想能繼續能在國際上發揮領導力量,必須提出自己的方案與中國競爭。假如中美各自都能將精力放在競爭如何解決國際問題,無論最終誰勝誰負,對國際社會而言也將是好事。